2025年02月25日 星期2
健康常識
健康生活
健康百科
健康資訊
健康誤區
健康熱議
健康禁忌
保健人群
女性健康
母嬰健康
男性健康
性健康
老人健康
兒童健康
健康飲食
營養飲食
健康食譜
健康食療
飲食禁忌
中醫養生
中醫常識
中醫方劑
中醫針灸
中醫刮痧
中醫拔罐
中醫文化
養生保健
美容養生
健康減肥
心理健康
按摩推拿
身體健康
健康旅游
疾病養生
常見疾病
解惑疾病
疾病預防
中醫疾病
婦科疾病
男性疾病
每天多睡1小時 處暑節氣養生防秋乏
2014-09-28
二十四節氣裡的第14個節氣——“處暑”。“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處暑”之後,我國很多地區的氣溫會逐漸下降,所以,處暑就意味著暑氣消退秋天來臨。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處暑”期間,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都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
大雪養生 吃這四道菜
2014-09-28
第一道:木耳冬瓜三鮮湯,其有生津除煩,清胃滌腸,滋補強身的功效。 原料:冬瓜150克,水發木耳150克,海米15克,雞蛋1個,食鹽、水澱粉、味精、麻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淨切片。木耳、海米洗淨備用。雞蛋打勻攤成蛋皮切寬片備用
大雪節氣的由來
2014-09-28
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我國古代將大
冬至將至:當心“冬至老人關”
2014-09-28
這對那些年老體弱者以及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極為不利,稍有不慎,就會加重病情,因此民間有“冬至老人關”的說法。專家表示,此時節,體弱多病者尤其是老年人,如果注意保暖、措施得當,完全可以平安過“關”。 專家指出,從冬至之日起,我國即進
冬至暖身進補正當時
2014-09-28
冬至養生主要包括起居、養心、藥物、飲食、進補禁忌等五個方面。 一、起居護養(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 “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
關心“冬至老人關”
2014-09-28
專家指出,從冬至之日起,我國即進入了數九寒天。冬至到小寒、大寒期間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此時節,氣溫低、天氣寒,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天冷也易凍傷。 心腦血管病是嚴重威脅中老年生命的疾病。中醫學認為,人
冬至過後溫性食物當家好
2014-09-28
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生髮,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充分說明在這一天前後進補最為適宜。 中醫還認為,進補一般男性宜從40歲、女性宜從35歲左右開始。此時人體“腎氣逐漸衰退”。現代醫學也表明,40歲是人體健康狀況發生改變
中醫警告假期存在的健康威脅
2014-09-28
1、假期惡補睡眠危害 專家指出,睡眠不能像金錢那樣“預支”和“存儲”,假期惡補睡眠會越睡越困,導致肌肉乏力。睡眠不規律同時影響飲食,誘發胃病。 2、心臟病發作 調查表明,心臟病猝死最易在12月末和1月初發生。假日壓力、不健康的飲食
二十四節氣之小寒養生篇
2014-09-28
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節氣內。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為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按當時的情況延續至今而已。據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
養精蓄銳 照顧兩頭
2014-09-28
冬藏:養腎防寒 冬日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冬季時節,腎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所以冬日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腎防寒”。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腎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
二十四節氣養生之小寒養生
2014-09-28
民間有句諺語: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從字面上理解,大寒冷於小寒,但在氣象記錄中,小寒卻比大寒冷,可以說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節氣內。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
小寒期間的主要天氣特點
2014-09-28
按順序小寒是24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臘月迎春中的一個節氣。小寒時,太陽視運行到黃經285度,時值西曆1月5日或6日,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雲
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
2014-09-28
可以說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節氣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說。由於氣溫很低,小麥、果樹、瓜菜、畜禽等容易遭受凍寒傷害。 為什麼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這是因為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月
小寒節氣溫補禦寒不做“凍美人”
2014-09-28
低溫會對人體內分泌及消化系統產生一定影響,使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物質代謝、分解加快,能量消耗相對增加。因此,冬季應當增加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三類產熱營養素的攝入。 推薦一:維生素食物 天氣寒冷會使體內維生素的代謝加
天人相應小寒話養生
2014-09-28
每年的1月6日前後是小寒節氣。民間有句諺語: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從字面上理解,大寒冷於小寒,但在氣象記錄中,小寒卻比大寒冷,可以說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節氣內。
小寒時節的五行養生美食
2014-09-28
每年的1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285°時為小寒,它與大寒、小暑、大暑、處暑,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寒和大寒期間一般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小寒一過,就進入三九天了。 我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
小寒補陽氣的6款食療方
2014-09-28
羊腎紅參粥 羊腎1只,紅參3克,大米100克,調料少許。將羊腎切開,剔去內部白筋,切為碎末,紅參打為碎末,大米洗淨,加入適量水及調料,煮1小時後食用。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適用於虛弱無力、腰膝酸軟、畏寒怕冷、耳聾耳鳴、性功能減
小寒吃什麼好 3款小寒滋補佳餚
2014-09-28
平時大魚大肉吃過了的我們,在小寒這個時節也不宜吃太過於油膩的東西,這樣反而不利於身體的健康。尤其是,“小寒”節氣後,天氣越發的寒冷,也即將進入隆冬,過量的吃一些進補的東西,會讓食物滯留在我們的腸胃中,阻礙我們的本身就遇冷受到刺激的腸胃。
大寒養生要領
2014-09-28
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之說。《靈樞.本神》日:“智者之養神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辟邪不至,長生久視。”《呂氏春秋·盡數》提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
大寒養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14-09-28
大寒養生我們從飲食、起居、運動、日常生活等為大家一一道來: 大寒養生飲食,要以溫補類、綠色類食物為主。因為“大寒”與之後的“立春”相交接,飲食上也要考慮到季節變換。太早吃寒冷食物,只會讓腸胃感覺不適,甚至上吐下瀉。 由於“大寒”時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