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5日 星期2
健康常識
健康生活
健康百科
健康資訊
健康誤區
健康熱議
健康禁忌
保健人群
女性健康
母嬰健康
男性健康
性健康
老人健康
兒童健康
健康飲食
營養飲食
健康食譜
健康食療
飲食禁忌
中醫養生
中醫常識
中醫方劑
中醫針灸
中醫刮痧
中醫拔罐
中醫文化
養生保健
美容養生
健康減肥
心理健康
按摩推拿
身體健康
健康旅游
疾病養生
常見疾病
解惑疾病
疾病預防
中醫疾病
婦科疾病
男性疾病
今日立冬 進補最佳(圖)
2014-09-28
今天立冬,農曆的冬季,始于立冬。立是建始,冬,終也,萬物收藏。冬季寒冷,需要養生,有雲:“健康之道,在於養生,養生之本,在於飲食。” 祖國醫學認為,冬季的飲食調養要遵循“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傳統,冬令進補,是國人數千年的習俗,現已成
小雪節氣最佳食物胡蘿蔔
2014-09-28
11月23日,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小雪到了。 在小雪節氣,楊教授提示我們,小雪最佳時令飲食是:胡蘿蔔。 有些人對胡蘿蔔的習慣吃法是生吃、切成絲涼拌或者是切成片同其他蔬菜炒食。殊不知,這都不符合營養原則。科學合理的食用方法是:胡蘿蔔應烹
北雪南雨“小雪”怎麼補
2014-09-28
這即將正式入冬的時節,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以保安然過冬呢?隨著新一輪冷空氣的到來,南方開始了連日陰雨的天氣,而北方也用一場接一場的大雪迎來了小雪節氣。 “小雪”的到來,意味著已經進入冬季,而降雪降溫的寒冷天氣也即將拉開大幕。冬天一直被譽
立冬進補 南北不同(圖)
2014-09-28
立冬時間:西曆11月7日,農曆九月十七。 很多人都知道立冬後應該進補,但由於地理環境各異,人們進補的食物是不同的。冬季西北地方天氣寒冷,宜進補溫熱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西北地方要溫和得多,進補應以平補
冬至養生:一定要吃什麼?
2014-09-28
古有:“鬥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日短”、“日短至”之說,這段經文從陰陽學觀點闡述了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從天文學角度說明了晝夜長短變化的依據,明確指出:冬至這一天的
小雪時節飲食養生 3湯不可錯過
2014-09-28
小雪節氣吃什麼荸薺冰糖飲——抗菌退燒瀉內火 荸薺冰糖飲的製作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材料備齊,在家中就可以做,把荸薺150克、甘蔗150克、冰糖30克備好,削去荸薺和甘蔗的外皮並洗淨;入鍋加入適量水和冰糖,煮至荸薺和甘蔗熟透即可。 荸薺
霜降時節養生要“防凍”
2014-09-28
霜降進補種類多 俗語認為“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是說到了霜降這天,要進食補品。很多地方的人就喜歡買鴨子回去,所以這個時候,鴨子會賣得十分火爆。除了鴨子、柿子,還有些地方到了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 除此之外,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
24節氣立冬 養生注重4個調養
2014-09-28
一、飲食調養 天氣冷了,養生最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在調養方面,宜以溫補為主。 在飲食上面,飲食應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除此之外,羊肉、大豆、核桃、栗子、蘿蔔等均是適宜食物。 同時,
專家Tips:治燥中藥湯水
2014-09-28
中醫的調理原則,是“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所以,對於外燥,通常採用輕宣燥邪的方法。涼燥可用杏蘇散,溫燥可用桑杏湯以及清燥救肺湯。而內燥,則通常用滋陰潤燥的中藥湯水。如上焦肺燥,用養陰清肺湯、百合固金湯;中焦胃燥,用麥
24節氣立冬由來 養生重在養藏溫補
2014-09-28
時間過得飛快,一晃再過十幾天,就立冬了。立冬,就代表正式進入冬季了,那麼,立冬人們都會進補,有哪些食療法呢 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 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
二十四節氣養生之冬至
2014-09-28
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它的由來和曆法有著直接的關係。古有:“鬥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日短”、“日短至”之說,這段經文從
白露身不露 寒露腳不露
2014-09-28
秋季(9月-11月)是夏季向冬季的過渡季節,合理安排秋季的衣食住行,儘量與氣候變化相適應,對於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衣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的養身之道。“
蘿蔔祛火降脂 小雪養生必備食物
2014-09-28
小雪,預示著氣溫將逐漸下降,進入寒冷的冬季,此時要學會調養。這個時節可適量吃蘿蔔,並適當進行戶外運動,減少抑鬱情緒的產生,還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以免感冒著涼。 情緒:多做運動防抑鬱 小雪天氣是在農曆十月下旬,俗話悅“十月小逢春
“霜降”至警惕鼻炎偷襲 重視日常保健
2014-09-28
10月23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了,這一時節稍不注意就會感冒,尤其是有鼻炎史的人更容易復發。專家表示,鼻炎不僅要及時治療,也應重視日常的保健。 “隨著天氣轉涼,有些人莫名出現鼻塞、鼻癢、流鼻涕、打噴嚏、上齶、眼睛發癢,頭疼、頭暈
二十四節氣養生之大雪養生
2014-09-28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這裡十一月是指農曆),這是古人對大雪的解釋。大雪節氣常在十二月七日前後到來,此時我國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北方則呈現萬里雪飄的迷人景觀。有句農諺:“大雪冬至雪花飛,搞好副業多積
白露到 祛秋暑(圖)
2014-09-28
明日就到了廿四節氣的“白露”了,它是指地面水汽凝結為露,天氣開始轉涼的意思。如《內經》記載:“寒風曉暮,蒸熱相薄,草木凝煙,濕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冷。”白露是我國中原地區秋季到來的重要標誌,此時日平均氣溫都已下降到22℃以下。然而在
大雪衣著要領
2014-09-28
手套要固定自己使用,不隨便亂戴別人手套,以免傳染皮膚病。小孩手小皮膚薄嫩,手套材料以柔軟的棉絨、絨線或者彈性尼龍織品為好。 老年人血液迴圈較差,手足特別怕冷,冬季寒冷季節戴手套更加需要。由於老年人皮膚比較乾燥,手套以輕軟的毛皮、棉絨、
防秋乏 每日多睡一小時
2014-09-28
“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處暑”之後,我國很多地區的氣溫會逐漸下降,所以,處暑就意味著暑氣消退秋天來臨。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處暑”期間,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都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種自然現象。“處暑”節
大雪要溫補避寒
2014-09-28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是“十一月(農曆)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這是古人對大雪的解釋。相對于小雪,大雪時的天氣更冷了。此時我國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北方則呈現萬里雪飄的迷人景觀。 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 大雪時空氣中的寒
節氣與養生·處暑
2014-09-28
處暑,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處暑即表明暑天宣告結束。省城氣溫已開始逐漸下降,加上近幾日斷斷續續的降雨,秋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處暑節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