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護心 唱好四首歌
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導致人類死亡的重要原因。 初春, 由於受冷空氣刺激, 容易造成心肌耗氧指數上升, 加重心臟負荷。 尤其是老年人, 要格外警惕心腦血管疾病上身, 建議大家唱好“四首歌”。
保暖歌:及時增減衣物
典型病例:67歲的劉大爺, 平時就有心臟病, 血壓也高。 一個大風天, 他穿得比較單薄就出門買菜了, 回家後感到渾身發冷, 不一會就暈倒在地, 家人及時將其送到醫院, 才沒有出現意外。
解讀:常言道:“春捂秋凍, 百病不生”。 平時就有心腦血管病的人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 冷暖空氣交替頻繁時, 要及時增減衣物,
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0℃左右, 溫度過高或過低, 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 都可造成血流緩慢、血液黏稠度增高, 導致血栓形成、血管收縮或痙攣。 早晨不要起得太早, 起床後不要急於下地, 在床上坐5分鐘再穿衣服, 然後喝杯溫開水, 讓血液得到稀釋, 以免出現心絞痛、中風等。
運動歌:鍛煉量力而行
典型病例:58歲的趙叔叔, 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就是晨練, 身體硬朗。 一天早上天剛亮, 他就到社區跑步, 15分鐘後, 跑得滿頭大汗。 接著他又練起了氣功, 完全忘記了自己有高血壓。 1個小時後,
解讀:春天萬物復蘇, 容易導致情緒興奮, 增加心臟負荷, 加上晝夜溫差大, 血管反應強烈, 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趙叔叔之所以出現意外, 是因為起床後交感神經興奮, 清晨低層空氣不易上升, 在低氣溫下鍛煉, 血管驟然遇冷收縮, 誘發疾病。
對於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說, 初春堅持鍛煉可以提高耐寒能力, 但鍛煉一定要適度、恰當, 不要過早出門, 上午八九點鐘或下午四點左右運動為宜。 運動前做一下準備活動, 感覺微微出汗就應停止運動, 時間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 不宜選擇爬山、跑步等激烈運動, 可根據自己的年齡、病情、體力,
飲食歌:不要暴飲暴食
典型病例:71歲的王阿姨, 一直患有心梗。 新年家人團聚, 王阿姨大魚大肉吃個不停, 還喝了兩杯。 團圓飯剛吃完, 她就感到胸悶、胸痛、氣短, 結果是心梗發作了, 孩子們立即將其送到醫院搶救, 才轉危為安。
解讀:心腦血管病患者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 千萬要管住嘴, 大吃大喝會使舊病復發, 若處置不及時, 後果不堪設想。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春天不冷不熱, 是享受美味佳餚的最佳時期。 越是在春天, 越要控制好飲食,
情緒歌:避免大喜大悲
典型病例:最近, 63歲的李阿姨組織了一次同學聚會, 看到久別的同學異常興奮, 在歌廳裡一首接著一首地唱歌, 完全忘了自己是一名冠心病患者。 2個小時後, 她感到氣短、頭昏、呼吸困難, 幸好身上帶了常備藥, 吃下才有所好轉。
解讀:春天氣候相對適宜, 很多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都選擇在這個季節放鬆心情。 保持平衡、穩定、愉悅的情緒有益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