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化膿性皮膚感染怎麼治療

皮膚感染出現化膿, 說明疾病是比較嚴重的, 引起的原因比較多, 最常見的就是毛囊炎, 癤腫, 急性蜂窩組織炎等等, 另外急性淋巴管炎也比較常見, 患者出現這樣的症狀表現, 要及時進行治療, 及時進行抗炎, 可以採用外敷中藥的方法來治療, 採用封閉的方法等等, 比較嚴重的也可以切開引流來進行治療, 清除創面。

化膿性皮膚感染怎麼治療

1、局部一般治療

①制動及抬高患肢;

②局部熱敷或輔以紫外線照射等理療;

③外敷中藥;

④封閉療法;

⑤放射治療;

⑥局部已化膿潰爛者, 應適當換藥。

2、酌情選用有效抗生素並用清熱解毒中藥

上述藥物使用至體溫、血象恢復正常3d後停藥。 可選用青黴素及氨基糖甙類藥物, 嚴重者可給第2、3代頭孢菌素, 懷疑有厭氧菌混合感染時加用甲硝唑等抗厭氧菌藥物。 必要時, 根據細菌藥敏試驗結果調整使用敏感藥物。

3、切開引流

膿腫形成時, 應及時作切開引流術, 切開引流時, 須注意以下事項:

①切開引流術應待感染局限後進行, 以防感染擴散。

②深部膿腫, 術前應先行穿刺以確定膿腫的部位和深度。

③切開部位宜在病變最低位, 以利於引流, 切口方向宜與其深面的大血管、神經幹平行。

開始先切小口, 用手指探明膿腫準確範圍後, 再按需要擴大, 必要時作對穿切口引流。

④引流物不可填塞過緊(除非創口出血不止), 以免妨礙引流, 並妥善固定, 準確記錄其數目與部位。

⑤癰切開引流時, 切口兩端應超過炎症邊緣少許, 直達深筋膜。

4、徹底清創、去除壞死組織

對有些嚴重的特殊感染, 如壞死性筋膜炎、鏈球菌壞死等, 應廣泛徹底清創, 切開皮膚並充分潛行游離皮瓣, 儘量清除皮膚、皮下及筋膜壞死組織, 待感染控制、創口乾淨後再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