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亂用止疼藥死亡風險增4倍

頭疼或胃疼時自己吃點止疼藥是很多人緩解症狀的方法。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7月2日報導, 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CDC)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 與1999年相比, 因過量使用處方止疼藥物致死的女性增加了4.15倍, 男性增加了2.65倍。 可見, 止疼藥吃不對可能出現危險。 新聞中提到的處方止疼藥多為阿片類, 而大家平常用的多是非甾體抗炎藥, 如布洛芬、雙氯芬酸等。 大家在服用這些藥前, 最好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是否需要用?我們一般認為, 持續時間在1個月內為急性疼痛, 多是一種症狀, 說明身體的某個部位發生了異常。

如果此時能夠明確疼痛的原因, 且症狀較急, 影響正常工作時, 可以服用一些非處方的止疼藥。 如果疼痛持續1個月以上, 可能已經成為一種疾病, 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糖尿病神經病變所引起的疼痛。 此時, 應及時到疼痛科就診, 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用什麼藥?如果疼痛是由明確的疾病引起的, 最好使用治療相應疾病的藥物。 如果胃疼是由胃病引起的, 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胃藥。 此時如果擅自服用布洛芬等止疼藥, 胃黏膜可能受到破壞, 進一步加重疼痛, 甚至引起胃出血。 感冒引起的頭痛和肌肉酸痛可選用撲熱息痛。 如果您已經服用了含此成分的感冒藥, 應諮詢醫生是否需要另外加服, 以免過量。

用多久?一般服用非處方止疼藥1~2天后, 只要休息、飲食得當, 症狀都能減輕。 如果服用3天以上仍有疼痛, 不應繼續自己服用, 要及時就診。 此外, 布洛芬、雙氯芬酸、萘普生、消炎痛等藥對胃腸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胃腸功能不好者最好先諮詢醫生自己是否能長期使用。

用多少?應嚴格遵照醫囑和說明書。 止疼藥的效果並非與用量成正比, 當達一定劑量水準時, 增加用藥劑量不但不會增強效果, 反而會讓不良反應明顯增加。 兒童和老人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用量, 所有人都不應隨意同時服用多種止疼藥。

如果頭疼、痛經等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感突然變化了, 提示病情可能有進展, 應該儘快去醫院檢查, 積極治療原發病。 不能查明病因的,

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更換止疼藥或調整用藥量, 或採用神經阻滯療法、電療、磁療等治療方法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