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用量是多少
眾所周知, 側柏是一種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植物, 常常被栽種在公路的兩側裝飾綠化, 但其實側柏葉還是一種中藥, 具有很高的藥用功效和作用:如:清肺止咳、清涼止血、散腫祛毒、治療禿髮、治療百日咳、治療肺結咳、緩解氣管炎的不適症狀等, 本文簡單介紹下側柏葉的功效作用和用量用法。
側柏葉是一種中藥, 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 其實側柏葉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 我們馬上來看看。
側柏葉的簡介
【藥材名稱】側柏葉
【別名】扁柏、香柏、柏樹、柏子樹
【來源】本品為柏科植物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Franco 的乾燥枝梢及葉。 多在夏、秋二季採收, 陰乾。
【性狀】本品多分枝, 小枝扁平。 葉細小鱗片狀, 交互對生, 貼伏於枝上, 深綠色或黃綠色。 質脆, 易折斷。 氣清香, 味苦澀、微辛。
【鑒別】本品粉末黃綠色。 上表皮細胞長方形, 壁略厚。 下表皮細胞類方形;氣孔甚多, 凹陷型, 保衛細胞較大,
【炮製】側柏葉:除去硬梗及雜質。 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風濕;散腫毒。 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腸風下血;崩漏不止;咳嗽痰多;風濕痹痛;丹毒;痄腮,
①《別錄》: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 輕身益氣, 令人耐寒暑, 去濕痹, 生肌。
②《藥性論》:止尿血, 能治冷風曆節疼痛。
③《日華子本草》:炙窨凍瘡。
④《本草圖經》:殺五藏蟲。
⑤《本草正》:善清血涼血, 去濕熱濕痹, 骨節疼痛。 搗爛可敷火丹, 散痄腮腫痛熱毒。
⑥《生草藥性備要》:散血敷瘡, 同片糖捶敷。 亦治跌打。
⑦《醫林纂要》:泄肺逆, 瀉心火, 平肝熱, 清血分之熱。
⑧《嶺南采藥錄》:涼血行氣, 祛風, 利小便, 散瘀。
側柏葉的選方
①治吐血不止:柏葉、乾薑各三兩, 艾三把。 上三味, 以水五升, 取馬通汁一升, 合煮, 取一升, 分溫再服。 (《金匱要略》柏葉湯)
②治憂恚嘔血, 煩滿少氣, 胸中疼痛:柏葉搗羅為散, 不計時侯, 以粥飲調下二錢。 (《聖惠方》)
③治鼻衄出血數升,
④治小便尿血:柏葉, 黃連(焙研)。 酒服三錢。 (《濟急仙方》)
⑤治蠱痢, 大腹下黑血, 茶腳色, 或膿血如靛色:柏葉(焙乾為末)、黃連。 二味同煎為汁服之。 (《本草圖經》)
⑥治小兒洞痢:柏葉煮汁, 代茶飲之。 (《經驗方》)
⑦治痔、腸風、髒毒、下血不止:柏葉燒灰調服。 (《百一選方》)
⑧治腸風、髒毒, 酒痢, 下血不止:嫩柏葉(九蒸九曬)二兩, 陳槐花一兩(炒半黑色)。 上為末, 煉蜜丸, 梧桐子大。 每服四、五十丸, 空心溫酒下。 (《普濟方》側柏散)
⑨治婦人月水久不斷:芍藥、柏葉(炙)各一兩。 上二味, 粗搗篩。 每服三錢匕, 水、酒各半盞, 煎至七分, 去滓溫服。 (《聖濟總錄》芍藥湯)
⑩治曆節風痛, 痛如虎咬, 走注周身, 不能轉動, 動即痛極, 晝夜不寧:側柏葉五錢, 木通, 當歸、紅花、羌活、防風各二錢。 水煎服。 (《本草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