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白附子用量_附子用量不能超多少

由於白附子的爭議是非常多的, 有的人會覺得毒素含量高, 所以不能亂吃, 吃完可能會中毒, 但是有的人會把白附子作為救命的丹藥, 每個人對於白附子的瞭解都不同, 但是不建議大量的服用, 對身體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白附子的相關說法, 讓大家有真正的瞭解。

附子用量不能超多少

附子爭議頗多, 有人談附色變、視其為蛇蠍, 有人視為救命仙丹。 經過對前人經驗的借鑒、李可老師的指導和自己較大量的使用, 加上對臨床醫案的用心揣摩分析, 大膽提出一些認識, 供大家參考。

首先我結合圓運動的理論提出一點與前人對附子不太一樣的的認識, 即把附子定位為一味通陽藥, 似乎比溫陽藥更貼切, 而且它的通陽作用無它藥可匹敵。

個人體會是, 只要下焦先天元陽(先天命門真火)尚未全散, 一息尚存, 附子進入體內後,

以迅雷之勢可將十二經脈一俱打通, 讓殘留在身體各處的殘陽回納下元, 使身體陽氣的圓運動複圓。 陽氣的回納複元功能, 並非附子的功能, 而是先天元陽自身的功能, 附子只是將這些回納複元的通道打通而已。

附子既然走而不守, 性烈, 過用必能通極而耗散陽氣,

耗傷真水, 引動下元真火。 而且在經脈通達之後, 不宜久用, 一定要用斂藏之藥駕禦它, 從圓運動的理論來看, 它的作用主要在圓的左下部位, 把附子當作一味補陽藥來使用, 我認為是不妥的。

從幾方面來佐證上述觀點:

① 破格救心湯在加入山萸肉、生龍牡後效力大增, 破格救心湯是李可老先生創立的一首治療心衰等急危重症的特效方, 脫胎於四逆加人參合張錫純的來複湯。 大家知道山萸肉、生龍牡具有斂藏之功, 在附子、麝香等藥將陽氣的通道打通後, 用山萸肉、生龍牡駕禦附子等藥以防開破太過, 若開破太過則易使僅存的一絲陽氣耗散殆盡。 一通一斂, 則圓運動複圓矣!另外四逆湯中用了大量的炙甘草、乾薑,

應是補土伏火, 以後天救先天之義。

還有《傷寒論》中真武湯中使用大劑量的白芍也應是這個用意。

② 最早對附子這種認識的思考, 來自於一位70歲男性高血壓、糖尿病病人的治療過程。 在使用較大劑量附子(100-200g)治療10個月後, 出現服藥後頭面、四肢麻木、頭暈、嘔吐等類似眩暝的表現,

但第二天把附子減至原量的四分之一, 仍出現以上現象。

後來悟到其實附子性烈, 善走竄, 老人本來下元虛, 陽性本動而易升, 長期使用附子在經絡通達之後, 若再用易使陽氣上飄, 一定要有斂降藥駕禦它。 所以老人使用附子時尤應注意這一點, 因其腎水漸枯, 元陰被耗, 附子的走竄之性, 易引起陽氣上竄外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