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心臟跳動慢怎麼辦呢?

心臟每分鐘的跳動都會有一個平均的數值, 如果心臟跳動過慢的話, 那麼也要注意瞭解是哪一些原因造成, 尤其是存在一些不適的症狀時, 必須到醫院做全面的檢查, 。 比如竇性心率過緩也會影響到心臟的跳動。

第1種、是迷走神經功能亢進, 在大腦的延髓部位有一個調節心血管活動的神經中樞。 這個中樞可以有抑制心跳也可以加速心跳的功能。 迷走神經就是由這個中樞發出的神經纖維用來支配心跳等作用的。 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它的末梢可以釋放一種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 對心臟起抑制作用使心跳減慢。 由“迷亢”引起的心跳過慢心律多數是整齊的, 心跳雖慢但很少低於每分鐘30-40次, 正常人包括老年人可以出現。

第2種、心跳過慢叫“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簡稱“病竇”。 這是一種病態的心臟表現, 它的病理變化主要發生在心跳的起搏點———竇房結。 使竇房結不能很好發出衝動或延遲發出衝動, 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心肌病以及老人心臟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病變。 “病竇”患者心跳很慢, 有時每分鐘只有30-40次。

第3種、是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所致的心跳過慢, 就是原來由起搏點竇房結髮出的衝動波不能傳到房室結, 被阻斷了, 這時心室只好代償性地自己發出衝動, 所以心跳十分緩慢, 一旦發生完全性的房室傳導阻滯時, 心跳每分鐘在20次以下時, 可因心臟排血明顯下降直接影響腦供血而出現頭暈, 甚至暈厥和抽搐, 這就是阿斯綜合症的嚴重發作。

引起嚴重的傳導阻滯的病因多數為心臟本身的器質性病變, 如冠心病、心肌病變或某些心臟病的晚期嚴重變化等。 總之, 心跳過慢時, 主要應從“迷亢”、“病竇”及嚴重傳導阻滯等主要原因去考慮, 也可以通過詳細的病史和心電圖檢查, 以尋找引起心跳過慢的原因, 這樣就可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