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預防流感、麻疹和流腦,重在行動


記者採訪了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性傳染病防治科主任李燕婷教授,她提醒市民,受流感侵襲的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種慢性病或者體質虛弱者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病死率較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更是病死率極高。決不能等閒視之,需瞭解知識,加強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治。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急性發熱、頭痛、肌痛、乏力、咽痛,可有腸胃不適。早期與急性發熱伴有呼吸道疾病相似。流感能加重潛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繼發細菌性肺炎或原發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種慢性病或者體質虛弱者患流感後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病死率較高。

主要預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3、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

4、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5、每天開窗通風數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6、在流感高發期,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不得已必須去時,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也可減少感染的機會或減輕流感症狀。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通俗地說,禽流感就是禽類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呼吸系統傳染病。禽流感病毒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其中H5N1亞型具有高致病性,感染後家禽病死率很高。一般情況下,因為存在嚴格的種屬屏障,禽流感病毒很難感染人類,但隨著病毒的變異以及接觸的頻繁,禽流感病毒偶爾能突破種屬屏障感染人類,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部分人因自身免疫力低等原因而發病。

人感染禽流感後潛伏期一般在為7天以內。早期症狀與普通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現為發熱(多在39℃以上)、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噁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少數患者可見眼結膜炎。大多數患者病程短、恢復快、愈後良好且不留後遺症,但少數患者特別是年齡較大、治療不及時的患者病情會迅速發展成進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衰竭、敗血症休克及Reye綜合征等多種併發症,直至死亡。

禽流感病毒對高溫比較敏感,60-70℃2分鐘到10分鐘就可將其滅活。一般情況下,普通市民接觸不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因為市場上銷售的禽類和禽類製品是經過獸醫衛生部門的核對總和檢疫。因為沒有疫苗,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本病顯得十分重要。

主要預防措施:

1、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加強營養,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

2、禽鳥中發現疫情時,應儘量避免與病死禽鳥的接觸,食用雞肉等應徹底煮熟。不擅自向私人購買活禽、死禽,或從外地引入鳥類,或沒有個人防護用具接觸不知原因的死禽、死鳥。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清潔口鼻後應及時洗手。

麻疹和流腦

冬春季節也是麻疹和流腦的好發季節,麻疹俗稱“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於幼稚園、學校、工地、軍隊、醫院等集體單位。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紅暈的灰白小點及全身斑丘疹。麻疹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傳染期一般為出疹前5日至出疹後5日。目前尚無特效藥物能夠治療麻疹,所以一旦感染了麻疹,主要是加強護理和對症治療。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麻疹單價或聯合疫苗,在冬春季流行期間,儘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集體單位一旦發現麻疹後應要求病人隔離,並避免易感人群的接觸。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流腦雙球菌感染腦膜或腦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高燒、頭痛、噴射狀嘔吐、脖子發硬。流腦雙球菌也可以進入血液,引起敗血症,皮膚出現紫色的淤點或淤斑。嬰幼兒、兒童和青少年兒童較容易感染流腦。

主要預防措施:

1、預防流腦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注意開窗通風;

2、加強日常鍛煉,注意平衡飲食,保證充足休息,儘量避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此外每天晚間要認真刷牙,刷牙後用溫生理鹽水漱口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