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深靜脈血栓多久能恢復好

深靜脈血栓是比較嚴重的一種疾病, 在臨床上也是比較多見的, 患者經常會出現肢體腫脹, 引起疼痛, 嚴重的可能對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 這時候除了進行良好的治療以外, 平時也要加強調養, 治療的方法也比較多, 最常見的有物理治療, 藥物治療等方面, 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這方面內容。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治療

①靜脈瓣膜修復術:通過手術, 將鬆弛的瓣膜游離緣予以縮短, 使之能合攏關閉。 ②股靜脈瓣膜環形縮窄術:在正常情況下, 瓣竇寬徑大於非瓣竇部位靜脈寬徑, 因而利用縫線、組織片或人工織物包繞於靜脈外, 縮小其管徑, 恢復瓣竇與靜脈的管徑比例, 瓣膜關閉功能隨之恢復。 ③帶瓣膜靜脈段移植術:在股淺靜脈近側植入一段帶正常瓣膜的靜脈(如肱靜脈), 藉以阻止血液逆流。 ④半腱肌-股二頭肌腱袢膕靜脈瓣膜代替術:手術原理,

是利用半腱肌-股二頭肌腱袢的收縮與放鬆, 使膕靜脈獲得瓣膜樣功能。 由於深靜脈瓣膜關閉不全同時伴有淺靜脈曲張, 因此需要同時作大隱靜脈高位結紮、曲張靜脈剝脫, 已有足靴區色素沉著或潰瘍者, 尚需作交通靜脈結紮術。

物理方法預防傳統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物理方法包括早期活動、抬高肢體、穿彈力襪等等方法。

但研究發現, 上述方法對深靜脈血栓無預防作用。 近來在神經外科手術病人中開始使用漸進性充氣壓力襪主張早期使用,術後即刻開始,持續至完全自主活動。 使用此襪能增加75%靜脈回流量,並使深靜脈血栓發生率自20%降至10%。

藥物方法預防藥物預防一般不推薦採用, 但是為了阻止血栓形成可少量的用藥。 常見的藥物包括:

(1)能阻止血塊形成的藥物, 如阿司匹林、雙嘧達莫(潘生丁)等,但預防效果不肯定。

(2)小劑量肝素:在預防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得到承認,可能通過抑制x因數打斷內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徑發揮作用。 血清中0.05~0.033iu/ml的肝素濃度即能阻止促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而0.25~0.5iu/ml的肝素濃度還能破壞已形成的促凝血酶原激酶,但可能增加出血機會。

(3)低相對分子品質肝素:半衰期更長,出血機會減少,生物利用度更高。

(4)右旋糖酐40:可減少紅細胞聚集。 可於術前使用靜注100ml,術中使用400ml,術後當晚靜注500ml,術後第2天再靜注500ml。

主要不良反應為過敏反應。 但顱腦病變伴有血腦屏障破壞時使用右旋糖酐可加重高顱壓和腦水腫。 因此對顱腦外傷和顱內腫瘤的病人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