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夏日養生四原則 清熱消暑很重要

立夏一到, 炎炎的夏日就隆重登場了。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在此提示, 暑、濕、汽為夏天的主令, 且常夾有火熱之氣,

因此, 公眾夏日養生要注意遵循四個原則。

一、要健脾除濕

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 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 人們常感覺胃口不好, 易腹瀉, 出現舌苔白膩等濕邪較重的症狀, 所以應常服用健脾利濕之物。 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利濕之品, 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二、清熱消暑

夏日氣溫高, 人體心火較旺, 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 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三、補養肺腎

按五行規律, 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 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 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麥冬以及酸收肺氣藥, 如五味子等, 可防出汗太過, 耗傷津氣。

四、冬病夏治

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 可用內服中藥配合針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

如用藥膏貼在穴位上, 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

另外, 立夏後日照時間延長, 天亮得早, 黑得晚。 因此, 人們的起居作息應隨之做一些相應調整, 在遵循晚睡早起的原則時, 中午最好增加午睡, 讓大腦和全身各系統及時得到休息, 以消除疲勞, 保持充沛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