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脾氣虛的治療方法

渾身乏力, 整天過的渾渾噩噩。 這時候你就要注意, 很可能是感染了這種脾氣虛,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施治要點:

(一) 脾與胃互為表裡, 脾主運化, 胃主受納, 脾升胃降, 燥濕相濟, 生化正常。 故有曰:"脾宜升則健, 胃宜降則和"。 脾氣不足, 要在於益氣、健脾、運脾。 臨證用藥, 以李東垣為代表, 用參、芪補氣, 二術健運, 升柴舉陷, 陳皮、木香理氣, 用之適宜, 效如桴鼓。 另外, 由於脾虛之證與水濕關係密切, 或脾虛失運, 水濕內停;或寒濕困脾, 脾不健運, 由此在治療時, 應結合病情, 參以燥濕、化濕.滲濕之品, 以濕去而脾運顯健。

(二) 脾氣虛弱常由飲食失調, 或勞倦損傷, 或吐瀉太過所致, 病屬慢性, 病程較長, 且經治療後, 愈而復發。 難於鞏固, 因此在健脾益氣、化濕升陽治療後, 病情緩解, 痛、瀉。 利已止, 仍不可驟然停藥, 需常服用香砂養胃丸之類藥品, 調理善後, 以利脾氣恢復。

(三) 健脾理氣之品, 常為辛香性味, 且具發散、行氣之功, 如木香、厚樸、積殼、陳皮等之類, 一則可疏通氣機, 治療氣滯諸證, 另一則用之不當, 又可辛散耗氣, 對脾胃氣慮而氣機不暢者, 若單的使用此類藥物, 或用之太過, 反使脾氣進一步受損。 因此, 治療由虛而痞滿者, 應以益氣健脾為主, 適當配合理氣藥, 更不可濫用苦寒瀉下, 否則必然導致痞滿加重, 犯虛虛之戒。

內服方藥

1.基本方藥:

(1) 六君子湯:黨參12克, 白術、茯苓、陳皮、法半夏、炙甘草各10克。 適於脾虛諸證。

(2) 參苓白術散: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山藥各100克;炒扁豆75克, 蓮子肉、薏苡仁、縮砂仁、桔梗各50克, 各藥共為細末, 每次G克, 開水或棗湯送下。 適於脾氣虛而挾濕諸證。

2.加減變化:

脘腹痞悶脹痛, 噁心嘔吐者, 于方(1)中加木香、砂仁、藿香各8克;

若泄瀉而兼腹中冷痛、手足不溫者, 可于方(1)加炮附片6克、乾薑8克;

或咳嗽、痰涎較多且有嘔惡、頭暈者, 于方(1)中加竹茹、枳殼各10克;

若久咳痰多而清稀, 氣短乏力者, 于方(1)中加炙紫菀、冬花、白前各10克;

若兼見帶下色白質稀量多者, 可于方(2)中加蒼術10克、車前子12克, 澤瀉10充、柴胡10克;

若白帶日久不止, 尚可再加金櫻子10克、芡實12克、煆龍牡各15克。

小兒疳積, 服用方(2),

再加雞內金30克, 神曲、麥芽、山楂各100克, 為細末, 每次服3克, 1日3次。

最近網上關於脾氣虛的謠言, 我相信你讀完這篇文章以後, 一定有了非常清醒的認識了。 是啊, 我們身處一個資訊爆炸和氾濫的年代, 一定要掌握辨別資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