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針灸足三裡後腿酸脹

足三裡是人體比較重要的一種穴位, 也是在中醫中, 比較常用的一種穴位, 通過按摩或者是針灸足三裡, 可以解決人體的多種健康問題, 治療各種胃腸道疾病。 當然, 也有人在針灸足三裡之後, 發現後腿有酸脹的現象, 這是比較正常的一種現象。 下面, 就為大家詳細介紹足三裡的相關知識!

一、針灸足三裡後腿酸脹怎麼回事

針刺的針感有酸麻脹重等表現, 針灸以後有酸脹感是正常的, 一般情況下半個小時左右就消除了, 針感比較敏感時, 可能是1到2天才能消除, 這是正常的現象。 針灸以後持續腿酸很多天不能緩解, 建議去醫院診斷, 找到引起酸脹感的原因, 可能是扎針後有傳導感, 要具體情況具體辨證論治。

二、針灸足三裡的作用

人們在不斷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 發現足三裡具有和雞肉類似的作用, 是人體的保健要穴, 同樣可以用於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陰等。

對食道癌患者做實驗觀察, 結果發現針刺足三裡穴, 可見食道蠕動增強, 管腔增寬, 痙攣解除;針刺胃病患者的足三裡, 其胃電圖的表示為雙向調整作用;在針刺影響胃機能的機制探討中, 發現與胃泌素有一定關係。 針刺足三裡時萎縮性胃竇炎患者于針後30至60分鐘血清胃泌素出現高峰反應, 萎縮性胃竇炎組為空腹對照組的1.65倍;針刺足三裡還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 這些報導充分說明針刺足三裡穴可以調節機體功能, 具有保健作用。

三、足三裡穴位的主治疾病

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瀉、便秘、痢疾、疳積、癲狂、中風、腳氣、水腫、下肢不遂、心悸、氣短、虛勞羸瘦。 此穴主治甚廣, 為全身強壯要穴之一, 能調節改善機體免疫功能, 有防病保健作用。

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 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 針灸刺激足三裡穴, 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 並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 增進食欲, 幫助消化;在神經系統方面, 可促進腦細胞機能的恢復, 提高大腦皮層細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環系統、血液系統方面, 可以改善心功能, 調節心律, 增加紅細胞、白細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內分泌系統方面, 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性良性調節作用,

提高機體防禦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