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糍粑怎麼做好吃

文章導讀

說到糍粑這種食物, 相信很多人並不覺得陌生, 反而覺得口水直流, 齒頰留香。 其實糍粑是一種用糯米蒸熟之後搗爛後所製作而成的一種食物, 而且是我們漢族人民發明的, 是一種極具南方地區的地域特色的美食。 那麼到底糍粑怎麼做好吃呢?在製作的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糍粑的做法並不複雜, 主要是以糯米和土豆為原料, 浸泡後放入鍋內蒸熟, 再放到石舀裡舂至綿軟, 再將熱的糯米泥捏成團狀大小的, 再粘上白糖, 芝麻等就能夠食用了。 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糍粑怎麼做好吃這個問題的答案。

糍粑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 糍粑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槽裡用石錘搗成泥狀製作而成, 一般此類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 漢族小吃, 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 (因地方差異, 有的也用竹來代替)

製作方法

糍粑, 漢族小吃, 流行於中國南方地區。 貴州, 重慶, 四川, 湖南, 福建, 湖北, 廣西陝西等省市都有, 又以武夷山最為盛行。 安徽南部也有, 主要是在重陽節的時候, 作為節日食品供客人品嘗。 糍粑是以糯米, 土豆為主料, 清浸泡後擱蒸籠裡蒸熟, 再迅速放在石舀裡舂至綿軟柔韌, 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 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 即可取食。 口感香甜。 現街頭商販多用腳踩三輪車叫賣, 飯泥用保溫性能好的特製鐵桶裝放, 搖動把手, 飯泥從圓孔鑽出。 大凡有喜事, 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糍粑招待客人, 以表吉利。 重慶做糍粑的風俗:通常在中秋節, 把蒸熟的糯米導入石舀裡,

用蘆竹把糯米搗碎, 再撒上黃豆粉, 白糖。

糯米具體做法:糯米浸泡一天以上, 濾幹水, 置木甑裡蒸熟。 爾後倒入石臼舂爛至膠狀, 在乾淨的器皿上灑些糯米粉, 將舂爛的糯米加餡置其上揉搓, 捏成小團或餅狀, 還可以用特製的模具印成各種圖案, 置通風乾燥處陰乾。 陰乾後可浸泡在水中, 能長時期保存。 食用方法很多, 可油煎, 可水煮, 可火烤, 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

土豆具體做法:土豆刮皮, 清洗乾淨後, 用蒸籠大火蒸煮熟爛後, 放置陰涼通風處讓其餘溫和水蒸氣散發後, 再快速倒入特製的石槽裡, 人工用木質的錘子搗至細膩均勻, 有很多氣泡產生, 最後用鏟子盛到盆裡, 依據不同地區的飲食口味可放入白糖,

芝麻(南方), 陝西陝南一些地方會勾兌澆灑一些湯汁(北方), 口味爽滑, 細膩, 相對于糯米較易消化吸收, 還可以吸脂減肥, 可謂是人間美味。

糍粑怎麼做好吃

做法一、

食材明細:糯米適量, 白糖適量。

做法:1. 泡了一晚上的糯米, 瀝幹蒸熟, 不要蒸稀了, 不然不容易成形。 2. 蒸熟的糯米, 用擀面棍打揣, 擀面樣的擀, 用手像洗衣那樣搓都可以, 目的是要把糯米揣爛。 3. 包了糖, 用少許油煎。

做法小貼士:揣糯米的時候旁邊放盆水, 濕手糯米就不會粘手了。 糯米蒸好了可以放點桂花糖裡面, 味道更加好吃。

做法二、

材料:蘋果1個, 紅豆餡100g, 糯米粉250g, 椰蓉150g, 油少許

做法:1、蘋果清洗乾淨, 去皮去籽, 切成1cm見方的小塊;糯米粉加入300ml開水攪拌至黏黏的狀態。 2、取一個適用於微波爐的保鮮袋,

內壁上刷上一層油, 將糯米麵團放入保鮮袋中, 紮口, 放入蒸鍋中加熱5分鐘後取出。 3、手上蘸點冷水, 取適量的熟糯米團壓成圓皮, 取適量的紅豆餡, 將1塊平果包入紅豆餡中, 揉成球狀, 然後將豆沙餡放在糯米皮上, 收口包住。 4、把包好的糯米球在椰蓉上滾圓, 即可。

小訣竅:建議使用紅豆餡, 而非綿軟細膩的紅豆沙, 這樣更容易成型。

做法三、

材料:糯米粉300克, 花生粉100克, 細砂糖30+20克, 清水適量, 油少許(擦盤子用)

做法:1、把30克白糖和糯米粉混合均勻後一點點倒入清水調勻, 調成糯米漿。 2、用紙巾把盤子擦一層薄油, 然後把調勻的糯米漿倒入盤內放蒸鍋上蒸15分鐘後取出稍微放涼 。 3、把花生粉倒入不粘鍋裡用小火翻炒5分鐘至香,

然後盛出加入20克白糖拌勻備用。 4、把稍微放涼的糯米糕用剪刀剪成小塊在花生粉裡, 全身裹上花生粉即可盛盤食用。

看完了上面關於糍粑怎麼做好吃這個問題的詳細答案, 相信各位愛吃糍粑這種小吃的朋友已經心動了。 那心動不如行動吧, 還等什麼了, 趕緊按照上面的方法, 嘗試著為家人製作出糍粑這種小吃吧, 相信大人和孩子都會非常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