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與三七合服的功效是什麼?
在中醫當中, 往往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會將多種中藥材搭配著使用, 用專業的話來說就是配伍。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提升藥性, 加強治療功效。 那麼, 白芨和三七都是中藥材中比較常用到的, 如果將白芨與三七搭配在一起, 患者在服用了之後會有哪些實際功效呢?下面就來瞭解一下。
白芨三七止血作用不同 搭配著用
白芨消腫生肌, 收斂止血;三七散瘀止血, 消腫止痛。
三七以散為主, 白芨以收為要。
二藥伍用, 一散一收, 相互制約, 消腫生肌、行瘀止血之力大為增強。
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鼻衄、齒衄、肌衄, 以及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局部出血等各種原因所致的出血病症, 均是白芨、三七合用的主治範圍, 既可內服, 又可外用。
真可謂白芨配三七, 止血不能少。
白芨, 苦、甘、澀, 微寒。 入肝、肺、胃經。 《神農本草經》記載, 白芨“主癰腫、惡瘡、敗疽, 傷陰死肌, 胃中邪氣”。 《本草綱目》記載, 白芨“氣味(根)苦、平、無毒”。 功能收斂止血, 消腫生肌, 主治咯血、嘔血、衄血、外傷出血、瘡瘍腫痛、潰瘍久不收口、手足皸裂、塵肺、肺癰、肺癆等病症。 入煎劑內服5~15克, 研粉吞服或沖服每次2~3克, 外用適量。 如《戴氏方》中的白芨枇杷丸, 即以白芨配枇杷葉、阿膠、藕節、生地汁而成,
三七, 甘、微苦, 溫。 入肝、胃經。 《本草綱目新編》記載:“三七根, 止血之神藥也。 無論上、中、下之血, 凡有外越者, 一味獨用亦效, 加入於補氣補血藥中則更神。 蓋此藥得補而無沸騰之患, 補紅得此而有安靜之休也。 ”《玉揪藥解》記載, 三七能“和營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