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早起後,有3大“長壽”習慣的人,想不長壽都難

常言道:五十知天命, 人在五十歲時, 身體機能不斷下降、抵抗力開始衰弱, 越來越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而人體的各個器官就像需要保養的機器一樣, 只有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作為基礎, 身體才會更好。

早晨是養生長命的“黃金時間”, 一旦你擁有了好的習慣, 長壽將不是空談。

早起三大“增壽”行為, 最好多做:

行為1、醒後慢慢起床

鬧鈴一響, 也不要太過於著急起床, 適當的在床上懶一會, 伸伸懶腰, 是不錯的養生方式。

因為起床過快過猛, 會讓大腦增加負擔, 血壓一下子上升, 很可能造成腦血管破裂, 輕者造成頭暈頭痛。

行為2、及時排淨二便

不管是大便還是小便, 及時排泄, 都有助於身體的健康。

及時排尿, 有助於緩解膀胱壓力, 不至於細菌上流, 減少腎盂、腎炎發生的機會;

而及時排便, 會加速糞便內多種有毒物質排泄, 不至於損傷腸道;減少內分泌失調,

增加排便規律, 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預防腸癌。

行為3、做做“金雞獨立”

天氣轉涼, 不少人不喜歡出去晨練, 做做“金雞獨立”也是可以強身健體的。

每天只需三分鐘, 便可促進氣血下行, 引氣歸元, 增強肝臟、腎臟和脾臟的功能, 提高人體免疫力, 對預防老年癡呆,

頸肩腰椎病有很好的作用。

最後, 提醒的是, 想要健康, 一周至少走七小時很有必要。

研究顯示, 60歲以上的人, 一周3天, 每次步行45分鐘以上, 可預防老年癡呆;一周步行7小時以上, 可降低20%乳腺癌發生率。

運動不僅可以提高身體代謝, 還有助於阻止脂肪形成, 減少肥胖,

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 增強收縮力, 增強心肺功能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