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熊油的功效與作用

熊油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中藥, 對天一些體質不好的人來說, 吃熊油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保健身體,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熊油。

【別名】 熊脂

【來源】 食肉目熊科 黑熊 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 馬熊 Ursus pruinosus Blyth; 棕熊 Ursus arctos L., 以 脂肪 入藥。

【生境分佈】 東北、西南。

【性味】 甘, 寒。

【功能主治】 除風濕, 緩筋急, 補血殺蟲。 主治腫脹積聚, 外用塗面上皯皰("皰")及臁瘡。

【用法用量】 一日量3~9錢, 每500克熊油入花椒粒同煉, 塗擦或作酒劑服。 配陳醋共搗爛, 塗臁瘡。

【備註】 熊油系將鮮熊油取出熬煉, 去渣而得。 取油之熊以秋末冬初獵得者較佳, 因此時熊腹內油脂飽滿, 過時則油脂較少。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熊油的作用, 希望對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幫助。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亂的和其他食物搭配, 應該諮詢專業人士後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