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蘋果茶

蘋果茶介紹

蘋果茶作為藥飲, 其理念取自《杭州市中醫驗方集錦》。 它的主要原料是鮮蘋果1個(約90~120克), 小者2個。 主要的功用是健脾止瀉。 主治:小兒慢性腹瀉屬脾虛證者, 如經常大便溏薄, 甚則完穀不化, 食葷腥油膩之品則加重, 伴有腹脹納減、疲乏神倦、面色萎黃、舌淡苦白等症狀。

原料:清水300毫升、蘋果半個、紅茶包1個、肉桂粉少許、方糖2-3塊。 做法:把蘋果連帶著果皮扔到鍋中, 加入清水, 撒一點肉桂粉, 一起煮沸, 轉中小火煮上幾分鐘, 然後加入一個紅茶包, 放幾塊方糖就可以了, 非常好喝。

藥飲-蘋果茶

①水3碗, 放入蘋果煎成2碗, 以汁濃為佳。 每日1劑, 不拘時, 代茶頻頻飲之。 ②鮮蘋果適量, 去皮切片烘乾, 研成乾粉備用。 每日30~45克, 分3次用溫開水沖服。 嬰幼兒可取幹蘋果粉30克, 置保暖杯中, 加適量白糖調味, 沖入沸水適量, 可多次沖飲, 頻頻代茶溫服。 傷食瀉或濕熱瀉者不宜服用。

蘋果, 《名醫別錄》稱奈, 又名頻婆, 與林擒為同類果實。 李時珍說:“林檎即奈之小而國者。 ”性味酸、甘、平, 無毒。 含蘋果酸、枸櫞酸、酒石酸、鞣酸及胡蘿蔔素、維生素(B、C)等成分, 營養豐富。 藥用功能為益氣健脾、澀腸止瀉等。 蓋甘能補氣健脾, 酸能固澀故也。

蘋果止瀉, 民間常用, 並有梨易致瀉, 蘋果止瀉之說。

葉桔泉氏的《食物中藥與便方》一書稱:蘋果的“藥用為整腸止瀉劑, 用其乾燥粉劑, 止瀉效果尤佳。 ”

提子蘋果茶

原料:紅富士蘋果1個黑提子幹30克 水2碗

提子蘋果茶做法:

1.用水打濕蘋果, 用少許鹽仔細擦洗表面, 切半, 去核, 再切薄片

2.黑提子幹放入煲內, 加水兩碗, 大火燒開後用中火煮10分鐘

3.放入蘋果片, 接著滾3分鐘即成。

功效:養顏祛斑、紅潤面色、消脂瘦身。

說到養顏潤膚, 大多數女士馬上都會想到滋補的湯水, 像燉雪蛤、燕窩之類的, 但其實無需費上幾小時工夫, 短短的幾分鐘也能炮製出美容佳品, 像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花果茶就是這樣。 今天介紹這道蘋果提子茶, 取材方便, 製作簡單, 卻又有養顏祛斑、消脂瘦身的功效,

且味道酸甜好美味。

Tips:用鹽擦洗蘋果表面, 能有效去除殘餘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