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性寒嗎
一般來說, 我們只對水果進行寒性和溫性的劃分。 而對于植物來說, 界限其實沒有那么清晰。 很多的朋友都知道蒲公英, 因為有些蒲公英是可以食用的, 而有些是可以入藥的。 那么, 蒲公英性寒嗎?是的, 蒲公英是一種寒性的食材, 所以如果大家不知道的話, 希望從今天起可以了解一下。
生蒲公英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及鉀, 也含有鐵、鈣、維生素B2、維生素B1、鎂、維生素B6、葉酸及銅。 具體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 每60克生蒲公英葉含水分86%, 蛋白質1.6克, 碳水化合物5.3克, 熱量約有108.8千焦。
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 性味甘, 微苦, 寒。 歸肝、胃經。 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 治熱毒、癰腫、瘡瘍、內癰、目赤腫痛、濕熱、黃疸、小便淋瀝澀痛、疔瘡腫毒, 乳癰, 瘰疬, 牙痛, 目赤, 咽痛, 肺癰, 腸癰, 濕熱黃疸, 熱淋澀痛。 治急性乳腺炎, 淋巴腺炎,
禁忌: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用量過大:常規用量煎服后, 偶見有胃腸道反應, 如惡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度泄瀉。
過敏反應:服用蒲公英煎劑、蒲公英酒浸劑后, 個別人會出現蕁麻疹、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 蒲公英注射劑靜脈滴注后, 亦偶有寒戰、面色蒼白、青紫或精神癥狀。
藥不對證:主要是寒熱不分, 不加辨證而濫用蒲公英治療各種感染。 臨床上所見的感染多數為熱證, 用蒲公英一般不會有不良反應。 但少數感染屬于陰寒證, 無熱象, 病程多較長, 病人體質虛弱。 筆者普見有人用大劑量蒲公英治療陰寒證, 結果病人出現食欲減退、倦怠、疲乏、出虛汗、面色蒼白。 感染灶并無好轉之象。 將蒲公英清熱解毒的作用簡單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濫用, 會產生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