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茶具沖泡藝術的古今大PK

比較講究的泡茶方式是茶藝泡茶, 在生活中加入了藝術的因素。 首先得準備一套茶具, 包含茶壺、茶杯、茶船、茶盅、茶巾和煮水器等。

先將茶葉置入茶壺內, 置入量約為壺之1/3-1/2, 沖入開水, 蓋妥壺蓋, 第一泡約60秒即倒出, 倒茶時應來回倒入茶杯內, 以求茶湯濃淡均勻。 但常有人將第一泡茶以數秒鐘沖泡後, 倒入茶杯和茶盅內, 再倒掉不喝, 此乃為提高茶壺及茶杯溫度, 以促進茶葉香氣的揮發, 稱之為“溫潤泡”。 要喝第二泡時, 再沖入開水, 往後每一泡, 時間應順延15-20秒, 即可倒出飲用, 今和古代茶具的沖泡藝術有很大的不同。

宋、元、明三代, 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種銅制的“茶罏”。 據《長物志》記載:宋元以來, 煮茶器具叫“茶罏”, 亦稱“風罏”。 陸遊《過憎庵詩》日:“茶罏煙起知高興, 棋子聲疏識苦心。 ”依此說, 宋陸遊年間就有“茶罏”一名, 元代著名的茶罏有“薑鑄茶罏”, 《遵生八箋》說:“元時, 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鑄法,

名擅當時。 ”這二家鑄法主要精幹罏面的拔蠟, 使之光滑美觀, 又在茶罏上有細巧如錦的花紋。 “制法仿古, 式樣可觀, ”還說“煉銅亦淨……或作。 ”實指鍍金。 由此可見, 元代茶罏非常精製, 宛如工藝品。 時至明朝, 社會也普通使用“銅茶罏”, 而特點是在做工上講究雕刻技藝。 其中有一種饕餮銅罏在明代最為華貴。 “饕餮”是古代一種惡獸名, 一般在古代鐘鼎彝器上多見到這種琢刻的獸形。 是一種講究的琢刻裝飾。 由此見到, 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 雕刻技藝十分突出。

除了煮茶用茶罏, 還有專門煮水用的“湯瓶”。 當時俗稱“茶吹”, 或“銚子”, 又有“鐐子”之名。 最早我國古人多用鼎和鑊煮水。 《淮南子·說山訓》載:“嘗一臠肉,

知一鑊之味”高誘注:“有足日鼎, 無足日鑊”。 (明清時期, 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把“鑊”叫鍋。 )從史料記載來看, 到中世紀後期, 用鼎、鑊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漸被“湯瓶”取而代之。

過去一些作家認為, 我國約在元代出現“泡茶”(即“點茶”)方法, 因此元代煮水器具為之一變(指改制用湯瓶)。 但據小編所收集的史料來看, 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 這裡順便摘引兩條史料為據。 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有記載說:“茶經以魚目、湧泉、連珠為煮水之節, 然近世(指南宋)淪茶, 鮮以鼎鑊, 用瓶煮水, 難以候視, 則當以聲辨一沸、二沸、三沸”。 依羅大經之意, 過去(南宋以前)用上口開放的鼎、鑊煮水, 便於觀察水沸的程度, 而改用瓶煮水, 因瓶口小, 難以觀察到瓶中水沸的情況,

只好靠聽水聲來判斷水沸程度, 《鶴林玉露》又說:“陸氏(陸羽)之法, 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 故以第二沸為合量下末。 ”陸羽是唐朝人, 是《茶經》的作者, 被認為是我國唐代茶文化興起的奠基人。 這樣一個茶家煮水都使用“鑊”, 足可說明唐代還未曾使用“湯瓶”。 又據宋代文學家蘇軾在《煎茶歌》中談到煮水說“蟹眼已過魚眼生, 颼颼欲作松風鳴……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蘇軾的這段詩詞可以作為宋以來煮水用“湯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證。 (轉載自:中國瓷庫網, 圖片來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