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醫生減壓初探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 醫療工作要求的日益提高, 當前醫務工作者的壓力越來越大。 而青年醫生作為醫院建設的主力軍, 承擔的具體工作多, 勞動強度大, 加之經驗不足、缺乏溝通技巧等原因, 使得他們的壓力負荷尤為突出, 過高的壓力造成青年醫生身心疲憊, 工作效率下降, 影響醫生的成長成才。 因此, 探討青年醫生壓力的來源和採取必要的減壓措施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壓力來源
1.1程式社會因素
1.1.1 社會成員對醫生的要求和期望過高 現在患者對醫療服務的要求和期望值越來越高,
1.1.2 衛生系統不掌握輿論的話語權, 而是處於一個相對弱勢的地位 近年來新聞媒體對衛生系統的負面報導過多, 造成了醫患間相互不信任, 給醫療行業造成消極的負面評價, 社會對醫務人員的理解和尊重大為下降, 無疑給醫務人員帶來明顯的社會輿論壓力, 挫傷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1.1.3 執業環境和變化使醫生處境日趨艱難 隨著《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 醫療舉證倒置責任的確立, 患者維權意識不斷加強,
1.2 職業因素
1.2.1 特殊的工作性質 醫學面對的是人的生命與健康, 是不可逆的, 同時醫學又是一門充滿未知和探索的科學。 每個醫生的成長都需要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 因此對青年醫生而言,
1.2.2 持續的學業壓力 醫學人才的高學歷化以及醫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 要求醫生為了提高業務能力和適應未來的競爭, 在工作之余需要不斷加強學習深造。 除了學習, 一個醫生從見習醫生到住院醫師再到主治醫師, 直至副主任、主任醫師, 每一個階段都要經歷一次又一次業務考試, 面對一次又一次相關部門檢查。
1.3 個體因素
80年代出生的青年, 具有鮮明的時代個性, 他們獨立自主, 崇尚自由, 樂於表現。 大多數青年醫生的個性較強, 對不合理現象深惡痛絕, 不願遷就和屈從, 易被他人所誤解, 造成人際交往障礙, 影響他們的工作、學習和身心健康。
醫學生在校求學時間長, 畢業出來已是大齡青年, 因參加工作時間短, 職稱低, 工資收入也較低, 但青年醫生面臨的生活問題卻不少, 要承受住房、婚姻、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等一系列問題所帶來的經濟和精神壓力。
年輕醫生都要參加值班,
2 對策探計
青年醫生壓力產生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 解決青年醫生壓力問題也亟須多方面共同努力。
2.1 尋求社會的支持為醫生“減壓”
社會各界應充分認識醫生工作的特殊性、艱巨性, 不應求全責備;不應把責任全都壓在醫生身上, 社會應承擔應有的責任。
2.1.1 對醫生的期望和要求應合情合理 醫生是真實的人, 並非是全能的“聖人”, 醫生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社會各界、患者和家屬對醫生的期望和要求應切合實際, 為醫生創設一個寬鬆的輿論環境和工作環境, 認可他們的勞動, 使醫生真正體會到社會的關愛。
2.1.2 加強正面宣傳, 營造有利於醫患關係的良好氛圍 新聞媒體作為社會輿論導向的社會監督的重要載體, 要客觀公正地報導醫療糾紛, 多報導醫療衛生方面的好人好事, 加強正面宣傳, 以此作為改善醫患關係的切入點, 正確引導醫患關係向著健康, 和諧的方向發展。
2.1.3 建立和完善對醫務人員的法律保障體系 現今一旦發生醫患矛盾, 醫生始終在最前線, 最衝突的最直接承擔者。 政府應出臺相關法律來保障醫生在正常診療活動中的人身安全, 維護醫院正常診療秩序。 醫務人員要依法行醫, 社會要依法遵醫、病人要依法就醫, 共同營造良好的診療秩序。
2.2 醫院及衛生行政部門要為醫生“減壓”
醫院及衛生行政部門應説明青年正確認識和適應目前的執業環境, 瞭解醫生的困惑,建立相應的減壓機制,給醫務人員一個釋放心理壓力的平臺,使醫生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2.2.1 改進醫院管理,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管理的真諦在於發揮人的價值,發掘人的個性,要以人為本,合理安排醫生的工作,做到知人善任,人盡其才,使每位醫生都能適得其所,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提高工作品質和效率。
2.2.2 營造一個和諧、寬鬆的工作環境 社會、醫院對青年醫生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任何一個醫生的成長需要經驗積累,應該給青年醫生關心、愛護、信任。青年醫生的交際廣度和寬度都有限,醫院應多組織他們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集體活動,如座談會、討論會以及體育、娛樂活動,這不但能培養他們集體主義觀念、增強事業心和責任心,而且為他們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幫助醫生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增強青年醫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
2.3 青年醫生個人給自己“減壓”
來自社會與醫院管理者的支持固然是重要的,但只是外因,而外因畢竟通過內因才起作用。因此,有效緩解醫生壓力最重要的還是醫生的自我調節。
2.3.1 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準 醫生想要成長,首先要有一顆上進的心,通過學習一實踐一總結的循回,不斷充實自己,更新知識,才能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與此同時,青年醫生更應調整心態,減輕自身心理壓力,儘快適應醫院的生活和制度。
2.3.2 掌握醫患溝通的技巧 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應及早與病人進行充分溝通,尊重病人的知情權,讓他們對醫療行為和醫生有更多的理解,增強彼此間的信任,正確引導患者及其家屬瞭解醫學所具有的風險性,科學的認識和對待醫療活動。這樣可避免大量的醫療糾紛,防止分散醫務人員的精力,減輕工作和精神上的壓力。
2.3.3 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醫生應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優缺點,根據自己的能力確立目標,隨著目標的實現,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找到理想與現實的最佳結合點。
2.3.4 處理好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健康成長和發揮創造的重要的因素。一個團結協助的集體環境,定會讓人感到心情舒暢,信心百倍。在工作中,生活上和同事和家人互幫互助,以自己的真誠換來同事、家人的支持。
瞭解醫生的困惑,建立相應的減壓機制,給醫務人員一個釋放心理壓力的平臺,使醫生感受到組織的溫暖。2.2.1 改進醫院管理,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管理的真諦在於發揮人的價值,發掘人的個性,要以人為本,合理安排醫生的工作,做到知人善任,人盡其才,使每位醫生都能適得其所,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提高工作品質和效率。
2.2.2 營造一個和諧、寬鬆的工作環境 社會、醫院對青年醫生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任何一個醫生的成長需要經驗積累,應該給青年醫生關心、愛護、信任。青年醫生的交際廣度和寬度都有限,醫院應多組織他們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集體活動,如座談會、討論會以及體育、娛樂活動,這不但能培養他們集體主義觀念、增強事業心和責任心,而且為他們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幫助醫生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增強青年醫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
2.3 青年醫生個人給自己“減壓”
來自社會與醫院管理者的支持固然是重要的,但只是外因,而外因畢竟通過內因才起作用。因此,有效緩解醫生壓力最重要的還是醫生的自我調節。
2.3.1 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準 醫生想要成長,首先要有一顆上進的心,通過學習一實踐一總結的循回,不斷充實自己,更新知識,才能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與此同時,青年醫生更應調整心態,減輕自身心理壓力,儘快適應醫院的生活和制度。
2.3.2 掌握醫患溝通的技巧 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應及早與病人進行充分溝通,尊重病人的知情權,讓他們對醫療行為和醫生有更多的理解,增強彼此間的信任,正確引導患者及其家屬瞭解醫學所具有的風險性,科學的認識和對待醫療活動。這樣可避免大量的醫療糾紛,防止分散醫務人員的精力,減輕工作和精神上的壓力。
2.3.3 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醫生應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優缺點,根據自己的能力確立目標,隨著目標的實現,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找到理想與現實的最佳結合點。
2.3.4 處理好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健康成長和發揮創造的重要的因素。一個團結協助的集體環境,定會讓人感到心情舒暢,信心百倍。在工作中,生活上和同事和家人互幫互助,以自己的真誠換來同事、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