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不吃主食影響健康

肉類攝入過多對身體會產生不利影響, 這已經是一個較為深入人心的觀念了。 肉類攝入過多, 一方面帶來過量的蛋白質加重腎臟負擔;另一方面肉類同時會帶來動物脂肪過多的問題, 這也是動脈硬化潛在的危險。 曾經風行一時, 至今仍然較為流行的“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 一直在被醫學界警告: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 對身體有害無益。

曾幾何時, “少吃飯, 多吃菜”是宴席上的一句流行語, 經過較長時間營養概念的更新, 有很多人已經認識到了多吃肉的壞處, 因此, 這句話又改成“少吃肉, 多吃菜”。

而少吃飯, 多吃菜雖然避免了肉類多蛋白、多脂肪的缺點, 但是卻存在另外的不安全。 一是能量攝入不足, 當攝入能量不足時, 身體不單消耗體脂, 同樣消耗機體蛋白, 造成體質下降;二是優質蛋白質不足, 身體的蛋白質合成作用下降。 如果把多吃菜當作是素食時, 還需要注意維生素B12、鋅、鐵、鈣等的攝入不足。

主食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為人體提供基本、主要的能量。 主食的能量是身體所必需的, 而且主食提供身體能量其實比蛋白質、脂肪提供能量更為有效和安全。 因此, 所有的營養建議都規定一個人每天碳水化合物的產熱量一般占總熱量的50%-60%左右為宜。

認為吃飯會增加體重這種結論是不公平的, 我們知道身體每天都在消耗能量,

如果吃的主食熱量等於或者低於身體的能量消耗, 那麼就不會有增加體重的機會了!所以, 應該說的是吃過量的主食會增加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