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草莓的營養價值

一 簡介

草莓屬薔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又叫洋莓, 原產於南美洲, 我國是在20世紀初才引進的。 草莓品種繁多, 有2000多個品種, 果實鮮紅美豔, 柔軟多汁, 甘酸宜人, 芳香馥鬱。 草莓營養豐富, 富含多種有效成分, 每百克鮮果肉中含維生素C60毫克, 比蘋果、葡萄含量還高。 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類、蛋白質、有機酸、果膠等營養物質。 此外, 草莓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C、PP以及鈣、磷、鐵、鉀、鋅、鉻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和部分微量元素。 草莓是人體必需的纖維素、鐵、鉀、維生素C和黃酮類等成分的重要來源。 草莓又叫紅莓、楊莓、地莓等,

是薔薇科草莓屬植物的泛稱, 全世界有50多種。

二 作用

草莓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檸檬酸、蘋果酸、果膠、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煙酸及礦物質鈣、鎂、磷、鐵等, 這些營養素對生長發育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對老人、兒童大有裨益。 國外學者研究發現, 草莓中的有效成分,

可抑制癌腫的生長。 每百克草莓含維生素C50-100毫克, 比蘋果、葡萄高10倍以上。 科學研究業已證實, 維生素C能消除細胞間的鬆弛與緊張狀態, 使腦細胞結構堅固, 皮膚細膩有彈性, 對腦和智力發育有重要影響。 飯後吃一些草莓, 可分解食物脂肪, 有利消化。

三 藥用和醫療價值

草莓還有較高的藥用和醫療價值。 從草莓植株中提取出的"草莓胺", 治療白血病、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有較好的療效。 草莓味甘酸、性涼、無毒, 能潤、生津、利痰、健脾、解酒、補血、化脂, 對腸胃病和心血管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據記載, 服飲鮮草莓汁可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症。 食草莓劃, 對積食脹痛、胃口不佳、營養不良或病後體弱消瘦, 是極為有益的。 在廣州一帶有一種野生地錦草莓, 當地人將其莖葉搗碎用來敷療瘡有特效, 敷蛇咬、燙傷、燒傷等也很奏效。 草莓汁還有滋潤營養皮膚的功效, 用它製成各種高級美容霜, 對減緩皮膚出現皺紋有顯著效果。

據測定, 每100克草莓果肉中含糖8至9克、蛋白質0.4至0.6克, 維生素C 50至100毫克,

比蘋果、葡萄高7到10倍。 而它的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B1、維生素B12, 以及胡蘿蔔素、鈣、磷、鐵的含量也比蘋果、梨、葡萄高3到4倍。 臺灣人把草莓稱為“活的維生素丸”, 德國人把草莓譽為“神奇之果”, 可見是不無道理的。 草莓的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多吃也不會受涼或上火, 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草莓的吃法很多,口味特佳.

四 營養分析

1、草莓中所含的胡蘿蔔素是合成維生素A的重要物質, 具有明目養肝作用;

2、草莓對胃腸道和貧血均有一定的滋補調理作用;

3、草莓除可以預防壞血病外, 對防治動脈硬化, 冠心病也有較好的療效;

4、草莓是鞣酸含量豐富的植物, 在體內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學物質的吸收, 具有防癌作用;

5、草莓中含有天冬氨酸, 可以自然平和的清除體內的重金屬離子。 草莓色澤鮮豔, 果實柔軟多汁, 香味濃郁, 甜酸適口, 營養豐富, 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它屬於高檔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