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對付“倒春寒” 捂好這四個部位

春季的天氣真是個娃娃臉, 這不, 剛感受了幾天和煦的春風, 就迎來了“倒春寒”, 惹不起, 總還躲得起, 早春時節, 趕緊學一點春捂的“藝術”。

四個部位要春捂

手腕手腕處有心經的原穴———神門穴, 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脈, 通過輸送氣血來溫暖全身。 而原穴是主管各臟腑的元氣和生命的原動力所發出的穴位, 能夠強化該臟腑的功能。

所以春捂的第一個關鍵部位就是神門穴, 在腕橫紋上, 手小指一側腕下方肌腱的裡側。

腰眼:人體陽氣的根在腎, 而腰為腎之府, 腎陽虛時會腰部酸軟怕冷, 經常尿頻或精神容易困倦疲乏。

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腰眼處的腎俞穴, 可以起到溫暖腎陽的作用。

小腿有些人在寒冷天氣中容易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 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眼睛痛, 中醫分析這種表現屬於肝陽虛, 這時要重點保護好小腿外側, 可以多熱敷足臨泣穴和陽輔穴。

足臨泣穴就在第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縫的終點, 取穴方法是將手指從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的縫向腳背方向推, 推到有骨頭的邊緣時就是足臨泣穴。

陽輔穴在小腿的外側, 腳外踝關節上方四寸的位置。

肚臍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 溫暖這個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陽氣, 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 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可以經常在肚臍熱敷。

另外還建議在中脘穴, 即肚臍和胸骨下劍突連線的中點處熱敷或艾灸, 有助胃腸保暖。

但“春捂”也有講究, 盲目的捂容易引發“春火”。

春季穿衣可以採取“分層策略”, 衣服裡面加一件易脫的夾衣, 早晚一定要多穿一些, 護衛陽氣, 但中午氣溫比較高時, 可以適當減衣。

此外, 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 在減少衣物的過程中, 要採取“下厚上薄”的穿衣方法, 先減上面, 再減下面, 因為寒自下而生, 腳和腿部一定要注意保暖。

如果天氣已經比較熱了, 就沒必要捂著不放了, 否則容易內生熱火, 因為春天本來就是陽氣升發的季節。

一般來說, 最高氣溫穩定在15℃, 早晚溫差小於8℃左右時, 就不用捂了, 可以換輕便春裝, 盡情享受春的活力, 春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