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鯇魚的功效與作用

鯇魚是一種中藥材, 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 所以在對鯇魚選擇之前, 一定要對它進行很好瞭解,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下。

【別名】 鯶魚(《爾雅》郭璞注), 鰀魚(《綱目》), 混子(《中國經濟動物志·淡水魚類》)。

【來源】 為鯉科動物 草魚 的 肉 。

【原形態】 草魚(《綱目》)

【生境分佈】 我國南北各平原地區的河流、湖泊均有分佈。 是我國養殖魚類之一。

【化學成份】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7克, 蛋白質17.9克, 脂肪4.3克, 灰分1克;鈣36毫克, 磷173毫克, 鐵0.7毫克, 硫胺素0.03毫克, 核黃素0.17毫克, 尼克酸2.2毫克。

【性味】 ①《本草拾遺》:"無毒。 "

【歸經】 《本草求真》:"入脾、胃。 "

【功能主治】 ①《綱目》:"暖胃和中。

"

【摘錄】 《*辭典》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綱目》:鯇魚, 其形長圓, 肉厚而松, 狀類青魚, 有青鯇、白鯇二色, 白者味勝。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鯇魚的一些基本功效, 以及鯇魚的食用方法等, 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 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揮鯇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