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泡溫泉 冬季泡溫泉要注意哪些

不是熱水都能稱為“溫泉”。

目前各地大大小小溫泉很多, “假溫泉”之說也很多。 陳秀華說, 並非“一汪熱水”就有保健作用。 我國的《醫療礦泉分類的標準》規定,

含有一定濃度的礦物質(每升水含可溶性固體1克以上), 含有特殊的氣體(如二氧化碳、硫化氫、氡等), 以及含有一定量的化學成分(如鐵、溴、氟等)的溫泉, 才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

部分“假溫泉”的水源是來自山泉水或者地下水, 用這種水源燒開的溫泉水或許還含有較豐富的礦物質, 還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當然也要分析水中礦物質的含量及成分。 還有的酒店只是單純把自來水燒開當作溫泉水, 這類的假溫泉沒有保健作用, 只是泡溫水澡, 頂多能舒解壓力釋放疲勞而已。

泡得越久, 保健效果越佳?

陳秀華說, 泡溫泉的時間不宜過長。 泡的時間能多長要看水的溫度。 34℃~36℃是微溫浴, 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

能平緩情緒;37℃~38℃是溫浴, 能緩解血管痙攣、促進血液迴圈、消除皮膚緊張;39℃~42℃是高溫浴, 能改善血液迴圈、增進新陳代謝。 泡溫泉的時間以每次10~20分鐘為宜, 若是34℃~36℃的微溫浴時間可稍長些, 高溫浴就絕對不宜超長。

因溫泉成分不同, 在浴中的時間長短亦應有差異。 如果溫泉的主要成分為碳酸, 應防止過多吸入碳酸氣, 引起不良反應, 故應隔日進浴一次或連浴2日休息1日, 每次8~15分鐘。

並非所有感冒泡泡就好。

此外溫泉的花樣很多, 確實不同的泡浴方式也會影響其功效。 陳秀華說, 瀑布浴可活絡筋骨、減輕酸痛, 而坐浴可消除疲勞。 冷熱泉交替的方式可加速放鬆全身。 故常有人在溫泉和冷水之間輪換交替。

但是, 泡熱水之後再泡冷水這種做法對於血管硬化或血管瘤的人群是絕對禁止的, 尤其溫度相差太多的話, 不宜在短時間內相繼浸泡。 這種做法對於體質虛弱者更容易造成感冒。 由於在熱水浸泡的過程中血管擴張, 毛孔舒張, 容易造成寒邪乘虛入裡。 此外, 還有一點值得提醒的是,

此方法易引起人體血管的驟然擴張或收縮, 患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者慎用。

許多人認為, 如果感冒了, 泡泡溫泉利用溫泉的溫度可以説明康復, 是這樣嗎?陳秀華說, 如果你感冒的症狀為鼻塞流清涕、食欲減退、腹滿易飽脹等特徵, 泡溫泉確實有一定的康復作用。 但如果你有容易疲倦氣短乏力, 動則氣喘, 則屬於氣虛者, 並不適合泡溫泉。

酒後入浴易頭暈。

上溫泉度假村旅遊, 有的人喝完酒後再泡溫泉, 但並不合適。 因為溫泉的溫熱作用會使得心跳加速, 血壓升高, 心臟負荷過重, 站立時大腦的血液較少, 喝酒過多的易引起頭暈, 發生摔倒的意外。

飽食後也存在這個問題。 溫泉的熱度會刺激血液不斷往皮膚表面集中,

抑制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抑制食欲中樞。 所以, 陳秀華建議大家飯前30分鐘和飯後一小時最好別泡溫泉。

此外, 建議你在泡溫泉的同時多喝水, 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 防止體液過度蒸發導致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