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維生素不能過量 5類人忌補
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 很多人每天都要吃維生素補劑以補充體內維生素。 然而您知道嗎?維生素補劑並非人人適合。 有5種人一定要不盲目補充維生素。
1、糖尿病
避開維生素B3。 糖尿病患者大量補充維生素B3(男女每天分別超過17毫克和13毫克)會導致血糖升高, 補充劑量越大, 造成的血糖問題就越嚴重。
2、心臟病
別補維生素E和鉀。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一項為期7年、涉及1萬名心臟病患者的大規模研究發現, 心臟病患者大劑量補充維生素E(每天400國際單位, 相當於363毫克), 心臟衰竭及發病後住院危險分別會增加13%和20%。 過量補鉀(每天超過3500毫克)會增加心悸和心律失常危險。
3、骨質疏鬆症
避免維生素A和磷。 血液中磷水準過高(補劑超過1000毫克/天)會導致骨骼鈣質流失, 加重骨質疏鬆症危險。 英國健康指南建議每天補磷不超過250毫克。 大劑量補充維生素A與骨骼礦物質密度降低密切相關。
4、胃潰瘍
避開維生素A。 研究發現, 補充維生素A的同時服用治療胃潰瘍藥物, 會嚴重削弱後者的藥效。
5、牛皮癬
避免維生素A。 牛皮癬常規藥物類視黃醇是維生素A的衍生物, 進入體內後會儲存在肝臟內, 過量服用(男性每天超過0.7毫克, 女性每天超過0.6毫克)會在體內產生毒素, 導致結膜炎、脫髮和皮膚病惡化。
有以上5種疾病的患者千萬不要盲目補充維生素, 在吃任何補劑時應諮詢專業醫生。
補維生素也不能過量
從理論上講, 只要做到飲食平衡, 人們就能得到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 不必額外補充。 但是, 在實際生活中,
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 水溶性維生素服用後可以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毒性較小, 但大量服用仍可損傷人體器官。 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等攝入過多時, 並不能通過尿液直接排出體外, 容易在體內大量蓄積引起中毒。 以下是常見維生素的生理學作用及補充過量後對人體的傷害:
維生素A:維生素A可維持正常的視覺反應、骨骼發育和上皮組織的正常形態與功能。
過量危害:維生素A如在體內大量蓄積, 可能發生骨骼脫鈣、關節疼痛、皮膚乾燥、食欲減退等中毒症狀。
維生素B6:維生素B6與新陳代謝有關, 故其需要量由蛋白質攝取量的多少來決定。 主要來源於牛奶、酵母類、肉類, 尤以肝臟為佳。
過量危害:每天服用維生素B6大於50毫克, 可引起神經系統副作用, 如手腳發麻和肌肉無力等。
維生素D:活化的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吸收, 進而使骨質鈣化, 維持正常的骨骼。 主要來源於魚肝油、肝臟、蛋黃、牛奶等。
過量危害:長期大量口服維生素D, 可導致眼睛發炎、皮膚瘙癢、厭食、噁心、嘔吐、肌肉疼痛、乏力等。
維生素E:維生素E與生殖作用有關, 缺乏維生素E容易導致不育。 維生素E在體內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可延緩細胞老化。 主要來源於植物油、綠色蔬菜、動物臟器、豆類、蛋黃、瓜果、瘦肉、花生等。
過量危害:大劑量長期服用維生素E會引起血小板聚集, 形成血栓, 還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眩暈、視力模糊等。 女性可引起月經過多或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