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秋季養生法 謹防感冒和腹瀉

秋季養生小常識:慎防“假感冒”

白露時節, 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很高, 因此要做好預防工作。 此時秋高氣爽, 正是人們外出旅遊的大好時光。 但是, 常有不少遊客在旅遊期間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 其實不一定是“感冒”, 可能是“花粉熱”。 “花粉熱”的發病有兩個基本因素:一個是人體體質的過敏, 另一個是不止一次地接觸和吸入外界的過敏原。 此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 注意早晚不要受涼, 對過敏性疾病積極預防。

白露時節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 特別是因體質過敏而引發上述疾病的患者,

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 平時要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醃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秋季養生小常識:慎防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 顧名思義, 發生在秋冬季的腹瀉病。 感冒後, 常常出現拉肚子, 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 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 每天可達十幾次。

秋冬季腹瀉病是病毒感染所致, 罪魁禍首是輪狀病毒。 這種病毒在體內一般有1至3天的潛伏期, 與飲食無關。 主要是衛生習慣不好, 而使病從口入, 外感風涼導致抵抗力下降也有可能得秋季腹瀉。

要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 也就是奶、米湯、粥為主, 暫時不要吃爛飯或硬飯避免過敏性食物例如海鮮、雞蛋等;不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 特別是生冷的東西,

燉蘋果可以止瀉。 燉蘋果還有豐富的鞣酸蛋白, 有吸附作用, 可以止瀉。

秋季養生小常識:飲食推薦

初秋時節, 氣溫還比較高, 相對比較乾燥, 進補也應以“清”補為主, 適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

山藥:其特點是補而不滯, 不熱不燥, 不論男女老幼、有病無病、體健體弱, 都適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 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湯服, 可消暑熱、化暑濕、健脾胃、增食欲。

藕: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 有“暑天宜生藕, 秋涼宜熟藕, 生食宜鮮嫩, 熟食宜壯老”的說法。

秋季養生小常識:秋季進補 首選“人參”

中醫從陰陽五行的角度, 認為秋季是陽消陰長, 養生時應當注意“養收”,

避免元氣外泄。 燥為秋季的主氣, 秋季養生保健最重要的就是去燥養陰補氣。 說到秋季的養生進補, 參類可謂首選。

人參

具有滋補強壯, 大補元氣之功效, 在臨床中很多慢性疾病, 危重急症, 應用人參後, 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應用範圍廣闊。 但人參是一種補氣藥, 體質壯實的人服用後反而會導致閉氣, 出現胸悶腹脹等症。

紅參

紅參性溫味甘, 是一種經過蒸煮後的人參, 香味較濃, 色呈暗紅。 補氣中帶有剛健溫燥之性, 長於振奮陽氣。 適用于氣虛及陽虛體弱者, 冬天怕冷、陽虛明顯者服用有顯著效果。 但如無陽虛體征, 或高血壓、陰虛火旺或急性病等患者, 忌用紅參。

白參

白參又稱生曬參, 同是人參, 由於白參的加工方法比較簡單,

其有效成分同紅參不盡相同, 若要服人參, 以選紅參為好。 紅參偏溫, 白參偏涼。 如兼咽乾燥等陰虛症狀, 則用白參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