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盜汗的原因

文章導讀

醫學將會出汗而且是在清醒的狀態下,稱為“自汗”, 將酣睡中的出汗稱為盜汗。 盜汗,中醫也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入睡後出汗很異常,盜汗的現象也要能夠引起我們的重視, 特別是現在有很多的孩子都會出現盜汗的症狀, 大家要瞭解盜汗的原因, 及時的調理盜汗的症狀。

身體正常的出汗是對身體的保護, 但是出現了盜汗的現象, 就是不正常的了, 有很多的孩子我們會看到, 在睡著的時候就會出很多汗, 這樣的現象要能夠引起家長的重視, 要知道盜汗的原因。

小兒盜汗的原因

盜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而且小孩生理性盜汗的發生率很高, 小孩皮膚幼嫩, 含水分多, 毛細血管豐富, 新陳代謝旺盛, 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 容易出汗。 若在入睡前活動過多, 臟器功能代謝活躍, 睡眠時就會出現皮膚血管擴張, 汗腺分泌增多, 大汗淋漓的現象,

以利於散熱。 另外, 睡前吃東西會使胃腸蠕動增強, 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 造成入睡後出汗較多, 這屬於生理性盜汗。

小兒盜汗怎麼辦

生理性小兒盜汗:如果小孩出現盜汗, 要先弄清楚原因, 生理性盜汗不主張藥物治療, 祛除生活中的導致高熱的因素才是最明智的。 對小兒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 預防盜汗同時有利於提高睡眠品質和控制小兒肥胖。 保持合適的室溫。 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 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 另外, 小兒偶爾盜汗, 不必過於擔心, 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份和鹽份, 通過合理飲食可以補充。

病理性小兒盜汗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小兒入睡後, 出汗以上半夜為主的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

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 , 應適當補充鈣、磷、維生素D等。 多接觸日光, 包括戶外光線及反射的光線。 可在戶外活動, 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提倡母奶餵養, 早產兒、雙胎, 經常腹瀉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兒應注意加用維生素D。

結核病引起的盜汗, 要進行正規的抗結核治療。 結核病患兒的盜汗以整夜出汗為特點。 除此還有, 面色潮紅、低熱消瘦, 食欲不振等症狀。 腰檢查血沉, 抗結核抗體、胸片以及頸部有無淋巴結腫大等。

小兒盜汗護理:小兒盜汗後, 要及時用幹毛巾擦乾皮膚, 換衣服, 避免受涼感冒。 及時補充水份和鹽份。 被褥常晾曬, 消毒殺菌。

成年人盜汗的原因

冬春季節變換是“盜汗”高發期, 因多為“陰虛”所致,

即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 儲存在人體內的“精氣”已不足, 體質下降就會出現盜汗, 伴有潮熱、心煩、失眠、乏力等症狀。 另外, 工作、家庭壓力大, 體力、精力透支, 可能導致神經紊亂, 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補“氣”, 就很容易出現盜汗了。

體質較弱的人, 入春以後, 應適時進行春季進補, 多吃些滋陰補益的食物, 如:大棗、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圓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少食辛辣食品;保持心情舒暢, 生活規律。

成年人盜汗怎麼辦

出現盜汗症狀時, 要注意觀察發汗原因, 必要時去醫院就診, 不可盲目服藥。

治療的同時, 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 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勞逸結合。

進行適合d 食療調養。 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 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

切勿飲酒, 並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 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恢復。

調節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 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應偏涼一些。

不同人群出現盜汗的原因都是不一樣的, 特別是現在很多盜汗的群體都是小孩子, 出現了盜汗要知道有些是生理上的疾病引起的, 小孩盜汗家長要瞭解清楚是怎麼回事, 不要盲目的去用藥物治療, 要通過平時的飲食進行調理, 緩解盜汗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