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煎中藥 藥渣是服是棄?

煎得的一碗中藥湯液, 其色棕黑, 其狀混濁, 其味苦澀。 放溫服之, 碗底常有泥糊狀沉澱物。 因藥材飲片本身具一定顏色, 煎後藥液呈棕黑色,

人們以為必然, 很少有所多想。 對其苦澀味, 因為人們多有一句金玉良言作認識基礎, 即“良藥苦口利於病”, 故對藥味之苦, 並不視為壞事, 卻大有苦中有樂的心境。 對藥液的混濁之狀, 是好是壞, 茫然者眾。 至於碗底出現的泥糊樣

沉澱物, 到底是加點水攪混眼之, 還是乾脆棄掉, 則是面臨的實際問題, 切勿小看, 直接關係藥效。

為了確定對中藥煎得的湯液在碗底所出現的泥糊樣沉澱物是服是棄, 現將黃連與甘草共煎所能出現的情況, 作個大體介紹, 則可能做出正確選擇,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 黃連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連素等生物鹼, 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為甘草酸, 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 這兩類成分的水中溶解度較大,

故在用水煎煮時能夠由中藥飲片中溶出, 兩種藥共煎時, 各自進入水中的黃連素和甘草酸, 有可能在水液中相遇, 形成水中溶解度較小的鹽或複合物, 以微細穎粒狀固體懸浮於煎液中, 使煎液變混濁, 如果將此煎液放置, 則可能沉澱到碗底, 形成泥糊狀物。 有人做過實驗, 黃連與甘草用水共同煎煮, 如果甘草用量較大, 所得湯液, 放置澄清, 則上清液可以達到不苦, 但抑菌效果大大降低。 這就表明, 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極苦的黃連素, 被沉澱到碗底, 即在泥糊樣物中了。 可見, 如果將含有黃連和甘草的處方共煎時, 所得湯液在碗中放置後, 碗底所得的泥糊狀物, 若棄之不用, 顯然會影響藥效。 正確的作法, 還是再往泥糊狀沉澱物中加點水,
並攪混, 將此混濁液再服完, 是合適的。 中醫藥學有很多同時含甘草和黃連的著名方劑, 如《傷寒論》中黃連湯(方為黃連、乾薑、桂枝、半夏、黨參、甘草、大棗), 葛根黃芬黃連湯(方為葛根、黃芩、黃連、甘草), 《保命集》中的芍藥湯(方為芍藥、黃芩、當歸、檳榔、黃連、大黃、木香、甘草、肉桂)等方, 煎得的湯液, 放置後碗底出現的泥糊狀物, 可以加水攪混再服, 或者乾脆將整碗湯液攪拌後再服, 不棄為宜, 其它含此二藥共煎所得湯液, 均按此法服為宜。

連素屬生物鹼類化合物, 即具鹼性, 而含生物鹼的中藥較多, 如烏頭、附子、麻黃、防己、貝母、苦參等, 甘草酸屬酸性物質, 而含酸性成分的中藥亦還有不少, 如大黃、烏梅等, 當一個處方中, 有含生物鹼類成分的中藥,

又有含有機酸類成分的中藥, 這類處方中藥物共同煎煮所得藥液, 在服用時, 對碗底所出現的泥糊狀物, 同樣以再服人為宜, 另一方面, 生物鹼類化合物不僅能與有機酸尤其大分子有機酸形成難溶于水的鹽類物質, 並且能與鞣質甙類化合物形成難溶于水的複合物。 而含鞣質甙類化合物的中藥, 就更多了, 雖然到目前為止, 還不能完全闡明哪些藥物間所形成的難溶于水的物質, 是有效還是無效, 但為保險起見, 即為了確保藥效起見, 還是不要將泥糊狀物棄掉, 盡可能服人為宜。

對於中藥煎得的湯液, 雖然古代醫家尚不知哪些化合物可能產生水中難溶解的物質, 或者說尚不明了共煎中可能產生沉澱物的道理,

但在臨床實踐中, 卻已注意到, 不能輕易除去所產生的沉澱物, 所採取的辦法, 其中就有藥液過濾。 目的就是讓沉澱物進入藥液, 供服用。 就是在今天, 此法仍然沿用, 即僅用一層粗紗布或網布過濾。 總之, 喝中藥湯劑, 雖然較混濁, 但混中有道理, 切勿圖好看、好服而將中藥湯液輕易製成澄明液。 煎出物全喝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