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球每個位置的作用
橄欖球運動由英國傳入美國。 十九世紀中葉, 美國東部經常舉行一種類似足球的比賽, 參賽者只要把球踢過對方的得分線即得分。 參賽球隊隊員多達30人, 有時更多。 由於這種美式橄欖球最初只許用腳踢, 故取名FOOTBALL, 即足球之意, 沿用至今, 現在有人仍把這種橄欖球稱為美式足球。
1880年, 美國對橄欖球比賽方式進行了改革, 規定每方隊員11人, 其中後衛4人、前鋒7人, 有替補隊員。 比賽分4節, 每節15分鐘, 第1、2節之間和第3、4節之間, 各休息2分鐘, 第2、3節之間休息20分鐘。 比賽在長120碼、寬160英尺的場地上進行。 端線前10碼處各設一球門線,
比賽時, 隊員帶球至對方球門前的得分區觸地得6分;還可以再踢一次定位球, 如踢出的定位球越過對方球門橫木, 還可以再得1分, 其它情況射門均得3分;持球隊員被守方擠出端線, 守方得2分。 當帶球隊員4次被對方摔倒而未能前進10碼時, 改由對方並列開球。
美式橄欖球運動競爭激烈, 動作粗野, 為防止受傷, 參賽運動員要戴頭盔、肩墊、肘墊、臀墊、膝墊、股墊、護手、護脛等護具。
每方隊員11人, 其中後衛4人、前 鋒7人, 有替補隊員。 比賽分4節, 每節15分鐘, 第1、2節之間和第3、4節之間,
四、注意為發球搶攻做準備
總體上來說, 發球為搶攻做準備的宗旨:就是用各種方法提高發球的品質,
五、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 特別是發球加力, 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後果:不是球飛出界, 就是球彈跳太高。 但是實際上, 發加力短球, 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 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 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 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 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 只要我們在加力時, 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 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 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六、注意發球的旋轉
乒乓球旋轉的多樣性和由此產生的曲線的豐富性,
在現代乒乓球比賽中, 積極主動, 搶先上手是總體戰術的技術風格。 以此為前提, 接發球則是體現比賽中由防轉攻, 攻防轉換的最常用之處。 在相對被動的狀態中, 通過控制, 達到相持, 再力爭轉入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