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艾蒿的營養價值

文章導讀

艾蒿我們平時常叫做艾草, 也有人叫做冰台或者香艾等。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可以經常看到艾嵩的身影, 因為艾嵩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有用了, 艾嵩有著消毒的功效, 我們可以將艾嵩用作藥物, 也可以用艾嵩來泡腳, 而且艾嵩在養生學上還可以有食療的作用呢。

既然艾嵩有這麼多的好處, 那麼我們應該更加認真的去瞭解艾嵩, 將艾嵩的優點和功效運用到我們的生活裡來, 給我們的養生帶來説明, 根據不同的體質和不同的生活習慣, 我們要善於利用艾嵩, 例如體寒的朋友可以試試艾嵩泡腳。

艾蒿對於女性的功效尤為明顯, 女性朋友在經期使用艾蒿可以達到調經的作用, 而且能夠止血, 孕婦也要多接觸艾蒿, 因為艾蒿具備了安胎的神效, 所以艾蒿絕對是女性朋友養生的最佳選擇。

《本草綱目》除記載有“白蒿”及“白艾’外, 還記載有“蘄艾”(產蘄州,

今湖北省蘄春縣薪州鎮), 可入藥。 此系艾的栽培品種cv. qiai, 與原種(野生種)的區別在於:栽培品種植株高大, 高150-250釐米, 香氣濃烈;葉厚紙質, 被毛密而厚, 中部葉羽狀淺裂, 上部葉通常不分裂, 橢圓形或長橢圓形, 最長可達7-8釐米, 寬1.5釐米, 葉揉之常成棉絮狀;入藥, 性溫、苦、辛、微甘。

全草入藥, 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歷代醫籍記載為“止血要藥”, 又是婦科常用藥之一, 治虛寒性的婦科疾患尤佳, 又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 煮水洗浴時可防治產褥期母嬰感染疾病, 或製藥枕頭、藥背心, 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及虛寒胃痛等;艾葉曬乾搗碎得“艾絨”, 制艾條供艾灸用, 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藥或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 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艾草性味苦、辛、溫, 入脾、肝、腎。 《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 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亦常用於針灸。 故又被稱為“醫草”, 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 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關於艾葉的性能, 《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 ”《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 生溫, 熟熱, 純陽之性, 能回垂絕之陽, 通十二經, 走三陰, 理氣血, 逐寒濕, 暖子宮……以之灸火, 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 有通經活絡, 祛除陰寒, 消腫散結, 回陽救逆等作用。 現代藥理發現, 艾葉揮發油含量多, 1.8-桉葉素(占50%以上), 其它有α-側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 風乾葉含礦物質10.13%, 脂肪2.59%,

蛋白質 25.85%, 以及維生素A、B1、B2、C等。 灸用艾葉, 一般以越陳越好, 故有“七年之病, 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

艾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 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 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 因它可削冰令圓, 又可炙百病, 為醫家最常用之藥。 現代實驗研究證明, 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 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 所以, 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 一來用於避邪, 二來用於趕走蚊蟲。

上文介紹了什麼是艾蒿, 我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將艾蒿叫做艾草,

艾蒿具有消毒的功效, 而且艾蒿能夠給我們止癢, 女性朋友多採用艾蒿養生, 因為艾蒿可以調經和止血, 孕婦使用艾蒿可以起到安胎的作用。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麼叫做艾嵩, 我們瞭解了艾嵩的神奇功效, 艾嵩除了可以消毒驅蟲外, 還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艾嵩作為藥物使用非常廣泛, 而且艾嵩還有食療上面的效果, 我們還能將艾嵩用來泡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