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跟腱周圍炎的症狀

跟腱周圍炎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炎症, 它屬於無菌性的慢性創傷, 常常和平時跟腱勞損有著重要的關係, 當出現跟腱周圍炎的時候, 會引起患者出現跟腱部位疼痛腫脹的症狀, 有時候走路不敢用力, 嚴重的影響了平時的生活和工作, 除了進行正規的治療以外, 平時要加強調養, 尤其要穿著合適的鞋子, 可以通過按摩的方法來改善。

跟腱周圍炎的症狀

1、疼痛活動後感到小腿發緊, 疼痛, 有時在起跳或落地、站立時小腿後側疼痛, 重者在行走時就有小腿疼痛。 2、肌肉緊張及壓痛沿跟腱周圍有壓痛, 痛點不集中, 可觸到硬結或條索狀肌束, 此處多有明顯壓痛。 晚期由於周圍組織增生粘連, 可感到跟腱增粗, 手感小腿三頭肌發僵、緊張。

3、摩擦感在急性炎症時, 手握跟腱兩側, 患者踝關節過度伸屈, 可感到腱周圍有摩擦感, 如同手中握雪一樣, 此時並伴有疼痛。

跟腱周圍炎的預防

1、穿得鞋子要舒適, 特別是從事重體力工作者或運動員要防止下肢局部負荷量過於集中, 注意勞逸結合, 上下肢交替活動, 可以減輕局部的疲勞, 負荷過多部位也能及時得到休息和放鬆。 2、每天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浸泡腳和小腿約15~20分鐘左右,

這樣可以促進下肢肌肉、韌帶和關節血液迴圈, 可以預防跟腱周圍炎的發生。 3、運動員之間要養成每天訓練結束之後, 互相踩對方大腿後群肌及小腿肌肉作為放鬆的習慣, 可以避免跟腱周圍炎的發生。

物理療法

(1) 手法治療法令患者仰臥,

患側褲腿卷至膝關節以上, 脫掉襪子, 小腿下方墊一小枕頭。 先用輕摩、揉捏、掌揉法對小腿及跟腱進行治療, 反復20遍左右, 這時患者感到皮膚溫熱, 淺層肌肉鬆弛。 然後以較重手法對小腿肌肉進行推壓、掌壓和拳壓治療, 力度要稍大, 由淺入深, 充分放鬆小腿深層肌肉, 以達到解除痙攣、舒筋活血的目的。 對於深層發僵成條索狀的肌肉硬塊可用分筋手法, 即雙手大拇指併攏, 將條索狀的硬塊往左右分撥, 手法要重, 3--5次, 接著順肌纖維方向將深層肌理順。 (2) 穴位指壓法按壓穴位治療跟腱腱圍炎, 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首選穴位有承山、昆侖、僕參、申脈、太溪。 首先以拇指指腹按壓承山, 力度由小到大, 由淺入深, 垂直按壓, 持續約10秒鐘,
然後逐漸放鬆, 反復3--5遍, 再依次對其餘穴位作指壓治療, 以達到舒筋絡、活氣血、止疼痛的目的。 (3) 跟腱牽拉法此法目的在於松解與跟腱粘連的腱圍組織, 解除粘連組織對分佈於其中的神經、血管的壓迫, 跟腱的疼痛自然就會減輕。 方法是讓患者仰臥, 小腿垂直於大腿, 用力使患側足背伸, 使跟腱被動牽拉, 同時用手指按壓跟腱兩側的昆侖穴和太溪穴, 有助於腱圍粘連組織的松解。 如此反復十數遍, 最後, 一手握住踝關節, 另一手抖動小腿, 結束治療。 每次治療時間約30分鐘。 經手法治療後, 患者感到小腿輕鬆、舒適, 跟腱疼痛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