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怎麼安排午餐才營養健康

維生素要用天然的, 人工合成的帶給我們的健康益處要小於天然的, 因此, 我們應該儘量從新鮮的食物中獲取維生素。

吃肉、蛋、奶不要過量。 現代營養學家們一再警告大眾——均衡才是健康的不二法則, 在這樣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 健康吃絕不是把糧油蛋菜不負責任地分配給舌頭和胃, 而應懂得如何讓身體這部機器運轉得更健康、更長久。 毫不誇張地說, 我們的身體實際上是由食物造就的。 所以為了健康必須改變目前的飲食現狀, 少吃肉蛋奶, 多吃蔬菜和水果。

豬肉一定不要多吃。 在我國,

豬肉消費率占60%, 而全世界的消費率只占40%, 其實正常人每天最好攝入50克左右的禽肉和豬牛羊肉, 及50—100克魚蝦;患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的人, 則更應少食紅肉。

多食蔬菜。 中國人吃菜還遠遠不夠, 特別是綠葉蔬菜, 中國人每天的蔬菜攝入量為270克左右, 離營養學會推薦的400—500克還差很多, 每天應盡可能多吃幾種蔬菜。

少吃甜食、多吃粗糧。 很多人對甜食無法抗拒, 但它會刺激血糖升高, 而粗糧卻有利於控制血糖。

慎選脂肪。 不飽和脂肪酸, 像橄欖油、堅果、魚當中的脂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 而動物油所含的飽和脂肪存在于全脂牛奶、豬、牛等動物的肥肉中, 攝入過多會提高血液中壞膽固醇的含量, 它不僅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元兇, 也是腸道健康的大敵。

還有所謂的反式脂肪, 大量存在於氫化植物油中, 在薯條和派等食物中加入氫化植物油可以讓其口感更鬆脆。 但是1克反式脂肪較1克飽和脂肪對心血管所造成的傷害要高。 因此, 在查看食物成分表時, 看到氫化這個字眼要提高警覺, 謹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