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濕熱吃什麼中成藥
身體裡有濕氣時會有很多的表現, 比如常有種有氣無力的狀態, 而且發生消化不良的現象也比較多, 尤其是皮膚上也常有濕疹等形成, 讓人十分痛苦。 三焦濕熱也是身體需要除濕的一個情況, 大多數選擇了中成藥來改善, 但是三焦濕熱吃什麼中成藥好呢?不同的濕氣種類需要選擇不同的中成藥。
濕熱病是外感濕熱邪氣致病, 所以祛濕清熱是治療的基本大法。 因為濕邪易於困阻脾胃, 阻滯氣機, 所以在治療中還要配合健脾醒胃, 理氣行滯法。
三焦濕熱吃什麼中成藥好呢?
1.祛濕清熱
(1)辛溫宣透, 芳香化濕
本法簡稱辛宣芳化法, 適用于上焦濕熱證候, 是指用辛溫芳香, 輕揚宣透之品, 化濕透熱以宣肺氣, 疏通肌腠, 使腠理通達, 微有汗出, 則濕邪可漸從小汗而解, 濕祛則熱不獨存, 也隨汗出而散。 常用中成藥物如:藿香、白芷、蘇葉、香薷、蒼術等, 佩蘭、青蒿、金銀花雖然不是辛溫藥物,
(2)辛溫開郁, 苦溫燥濕
本法簡稱辛開苦降法, 適用於中焦濕重於熱的證候, 是指以入中焦的辛溫與苦溫藥物相配,
(3)苦寒清熱燥濕
本法適用於中焦濕熱並重或熱重於濕的證候, 是指選用苦寒之品, 以達到清熱燥濕的目的。 常用藥物如黃芩、黃連、梔子等。 應當說明的是, 治療濕熱病使用苦寒藥應當審慎, 必須屬熱重於濕者才可使用, 如果屬濕熱並重者, 應當辛溫、苦溫與苦寒同用, 以辛開苦降, 清熱與燥濕並施。 如果濕邪重者, 苦寒藥應當忌用, 防其冰伏濕邪, 反而使病勢難解。
(4)淡滲利濕
本法適用于下焦濕熱證候, 是指用淡滲之品利尿滲濕,
(5)兼顧三焦
因為濕熱易於彌漫三焦, 臨床上除了針對病變中心部位進行治療外,
2.健脾益氣, 醒胃消導
脾主運化而升清, 胃主受納而降濁。 在濕熱病中, 濕熱邪氣最易困阻脾胃而致升降失司, 消磨、運化功能障礙, 所以治療時應當在祛濕清熱之中配入健脾益氣之品, 如茯苓、生薏苡仁、白術等;醒胃消導之品, 如砂仁、白蔻仁、山楂、神曲、麥芽、炒薏苡仁等。
3.理氣行滯, 開通肺氣
濕邪重濁黏滯, 易於阻滯氣機, 氣機不暢則水道不通而濕不能去, 所以治療中必須配入理氣行滯藥物以宣暢氣機, 使氣行則水濕也隨之而行。
三焦濕熱病初愈的患者, 機體功能尚未復原, 起居也應當謹慎, 要注意慎勞作, 避寒保暖, 既不可過勞, 又不可觸冒風寒, 以防勞複、感冒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