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認識錯誤進補避免造成大亂
時下已到“月落烏啼霜滿天”季節, 進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進補知識卻是許多人的不足。 陝西省中醫醫院脾胃科主任李學武主任醫師指出:進補還需因人而異, 如果未能對自己身體狀況有一個全面認識, 可能錯誤進補、白白進補, 甚至亂補造成不適。
少吃肉多喝奶
進補之前, 要把脾胃調理到適應進補的最佳狀態才行, 除了到醫院找中醫調理之外, 我們要注意先進補一些富有營養, 又容易消化的食物來加強脾胃的功能。 然後再進補。
要多吃乳製品、豆類以及新鮮蔬菜水果。 多吃山藥能補脾健胃。 此外, 菱角、板栗也是調胃的佳品。 而烤肉、烤鴨、紅燒肉不易消化吸收, 若多吃就會對胃腸功能減弱的老年人來說, 常常不堪重負, 尤其是患有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等人更應少吃肉。
少吃薑多喝蜜
古代先賢說“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就是針對秋燥提出來的,
秋冬季節要少吃辛辣燒烤的食品, 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胡椒、生薑蔥及白酒。 因為這些食物屬熱性, 食後容易上火, 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
少用藥多食物
很多人一提到進補, 第一就想到人參、冬蟲夏草、燕窩魚翅等。 藥補不如食補, 重藥物輕食物是不可取的。 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 亦有一定的副作用, 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
如多吃芹菜可防治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健胃。 日常服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補品中的佳品。
少抑鬱多微笑
秋風落葉, 淒風淒雨, 容易誘發消極情緒, “心情差”, 被認定是百病的“催化劑”。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 工作壓力大, 使人們常常處於一種緊張不安的焦慮狀態, 進而直接導致體質下降。
如果進補是在這樣的一種心境下, 會大大影響養生效果。 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 及時疏解心裡的煩惱和不快。 改變思維方式, 要認識到生活中並非所有事情都要求完美。 多結交朋友, 善於及時宣洩鬱悶, 取得有效的“社會支援”。 對別人要寬容, 也給自己“鬆弛”的機會。 多曬太陽, 不但對身體有好處, 還可改善睡眠。
少宅家多運動
秋季要注重鍛煉身體, 如進行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 以便養筋健骨、舒筋活絡、暢通血脈、增強自身抵抗力。
出練前一定要選擇好天氣, 並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如慢跑、擦面、浴鼻、叩齒、轉腰、揉腎等健腎活動。 此外, 在寒冷的天氣裡一定要早些睡、晚點起, 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 早睡可以保養人體陽氣, 保持溫熱的身體, 而遲起可以養人體陰氣。
多睡覺少熬夜
中醫養生特別強調作息有律、起居有常。 養生非常重視形體和精神的調養, 認為“眠食二者, 為養生之要務。 ”良好的睡眠能補充能量、恢復精力, 有“養陰培元”之效。
為了適應“冬藏”, 此時應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提倡早睡, 適當多睡, 以達到養精蓄銳的目的。 當然, 在夜間保證8個小時睡眠的情況下, 午睡可以適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