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夏天也會結晶嗎 夏天蜂蜜結晶是假的嗎
會的, 蜂蜜的品種不同, 結晶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1、要從瞭解蜂蜜的基本成分開始。 蜂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 糖份約占總物質80%, 其中果糖和葡萄糖過飽和溶液占總糖量85-95%, 蔗糖占5%左右。 由於葡萄糖具有容易結晶的特性, 因此分離出來的蜂蜜, 在較低的溫度下放置一段時間就會逐漸結晶。
2、實質上蜂蜜結晶是葡萄糖從中析出被分離的一種物理現象和過程, 和水結成冰是一樣的道理, 其化學成分、營養價值都未發生變化, 也不影響其品質。 要天然成熟蜂蜜看下面。
3、蜂蜜結晶跟很多因素有關, 比如蜂蜜品種的關係、蜂蜜的化學成分(葡萄糖含量)、環境溫度等等都有關, 有的蜂蜜品種在夏天也會結晶, 比如極易結晶的油菜蜂蜜或者苕子蜜(雪脂蓮蜜), 有的蜂蜜品種不易結晶, 即使到了冬天也不會結晶, 比如我們熟悉的洋槐蜂蜜。
1、人們對於蜂蜜中出現的白色物質感到不安, 認為其必是生產廠家摻白糖所造成的。 其實不然, 這只是蜂蜜的另一種形態——結晶態。 液體蜜與結晶蜜的關係類似于水與冰的關係。 主要是通過結晶作用把葡萄糖從溶液中析出。
2、因受溫度、濕度、時間的影響, 其兩種行態會互相轉換。 蜂蜜的自然結晶純系物理現象, 並非化學變化, 因此對其營養成分和應用價值毫無影響。
3、溫度也影響蜂蜜結晶的快慢, 這也是最直觀的。 在氣溫降至13~14度時, 多數蜂蜜開始出現慢慢結晶, 4~6度時蜂蜜結晶速度加快。
4、結晶的程度也有所差異, 個別蜂蜜非常不容易結晶, 溫度較低的狀況下僅出現半結晶或變粘稠。 如椴樹蜜結晶細膩, 烏桕蜜結晶顆粒粗。 同一種蜜源的蜂蜜, 波美度(一個反映蜂蜜中營養物質含量比例的指數)高的結晶緊蜜而細膩, 波美度低的則結晶鬆散、粒粗。
如何鑒別蜂蜜的真假1、利用糧食作物加工成糖漿(也叫果葡糖漿)充當蜂蜜。 為以假亂真, 造假分子還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劑、甜味劑、防腐劑、香精和色素等化學物質。
2、雜物的檢出:取5毫升蜂蜜, 加5倍的水稀釋攪勻靜置24小時, 有懸浮團狀物或沉澱形成, 表明有雜物, 沉澱物越多則摻雜量越大。 純蜂蜜無沉澱析出。
3、真正的蜂蜜在夏天晃動蜜瓶時顫動很小,
4、真蜂蜜呈黏稠液體, 挑起可見柔性長絲, 不斷流。 假蜂蜜有懸浮物或沉澱, 黏度小, 挑起時呈滴狀下落, 有斷流。 在暴曬後真蜂蜜變稀薄, 而假蜂蜜無變化或更黏稠。 若蜂蜜極稀, 容易流動, 則可能是摻了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