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四季怎樣養生呢

到了四季的時候到底該用什麼方法來養生呢?四季養生是很有利的養生之道, 在每個季節用到不同的方法來幫助自己養生的話, 那麼所得到的效果也是可以在每個積極發揮不同的效果, 每個季節到了之後人的精神狀態也是不同的, 到了冬天的時候就犯困, 而到了春天的時候就犯懶, 這些都是要及時改善的, 那麼四季養生方法有哪些?

春屬木, 與肝相應。 酸味入肝, 且具收斂之性, 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 足以影響脾胃的適化功能。 故宜食辛甘發散之品。

應適當吃些春筍、香椿、菠菜、柳芽、薺菜、蔥、薑、蒜、韭菜、芥菜等偏于溫補的蔬菜和野菜, 不能一味食用人參等溫熱補品, 以免春季氣溫逐漸上升, 加重身體內熱, 損傷到人體正氣;應少食黃瓜、冬瓜、茄子、綠豆等性涼食物。 同時注意攝取足量的維生素, 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少食酸性食物,

以免傷及脾胃。

夏季飲食:一宜補氣

可適當選擇一些滋陰補氣的食物, 如胡蘿蔔、菠菜、桂圓、荔枝、花生、番茄等。 多食, 雜糧, 蔬果以寒其體, 但生冷瓜果當適可而止, 不可過食, 以免過於寒涼, 損傷脾胃。 夏季心氣旺盛, 易傷人氣陰, 在這個季節裡, 應以補氣養陰、清署熱為主, 如冬瓜、西瓜、蓮藕、鴨肉等, 不宜多食溫補、滋膩厚味之品。

二宜清淡

夏季暑熱, 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對較弱, 應適當吃些清熱解毒的食物, 蔬菜類如茼蒿、芹菜、小白菜、香菜、苦瓜、竹筍、黃瓜、冬瓜等;魚類如青魚、鯽魚、鰱魚等, 這些食物能起到清熱解署、消除疲勞的作用, 對中署和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秋季飲食潤燥:

秋季氣候的特點是乾燥, 燥是秋令主氣。 中醫認為肺是嬌髒,

喜潤惡燥, 然而燥邪最易犯肺, 傷津耗液, 使人發生鼻乾咽燥、聲啞乾咳、大便幹結等所謂的“秋燥症”。

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 如芝麻、梨、藕、香蕉、蘋果、銀耳、百合、柿子、橄欖以及鴨肉、豬肺、龜、鱉、蜂蜜、蔬菜等以潤燥養肺, 凡辛熱麻辣、煎烤熏炸等食物, 宜少吃或不吃。

冬季飲食:一宜滋補

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 斂陽護陰。 可適當選用羊肉、狗肉、蝦、韭菜、桂圓、木耳、栗子、核桃、甲魚等食物;多吃些薯類, 如甘薯、馬鈴薯等;蔬菜類如大白菜、圓白菜、白蘿蔔、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

這些就是在四季的時候該用來養生的好方法, 四季養生是可以提高我們身體素質的好方法, 每個季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而且每個季節的對身體的狀態也都是不同的, 針對這個四季養生的方法大家每個季節都要堅持做, 這樣做的話對身體來說才是最好的, 大家在養生的時候最好是多吃養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