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脈診常見的三大認識誤區

脈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之一, 很早以前我國古人就學會了用脈診這一方法來看病, 但是, 現代人對脈診的認識往往存在一些認識誤區,

下面我們來看看脈診常見的三大認識誤區。

一、布指技法不規範

筆者曾在觀看某省電視臺中醫健康講座節目時, 清晰地看到某中醫專家脈診時食、中、無名三指布指的特寫放大鏡頭:在對寸、關、尺進行三部九候單診某一部脈象時, 其餘二指明顯高高抬起甚至離開了寸口部位的皮膚, 這一鏡頭使筆者很是吃驚。 無獨有偶, 去年筆者到市中醫院會見同學, 竟然也看到了某醫生脈診時和電視節目如出一轍的做法, 這使筆者大為不解。 難道是我脈診的布指方法及三部九候的技法錯了嗎?還是我們某些中醫專家忙碌于日常臨床的診療工作, 無暇顧及最基本的脈診布指技法規範而隨心所欲呢?

筆者認真請教了幾位老專家,

並仔細查閱了現行的《中醫診斷學》教材和相關文獻, 在對寸、關、尺進行三部九候單診某一部脈象時, 其餘二指雖然不用力, 且有微微抬起之意, 但也決不能像彈鋼琴的手指那樣高高抬起而離開脈診部位的皮膚。 現行《中醫診斷學》教材也明確規定“三部九候單診時其餘二指微微抬起”。 所謂微微抬起, 就是我們絕大多數中醫大夫臨證三部九候單診時, 自己雖能感到其餘二指已有微微抬起之意, 而在旁觀者看來其手指還未離開脈診部位的皮膚。

二、單憑號脈斷病情

在臨床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患者, 來診坐下之後, 一言不發地將手臂放在脈枕上, 要求醫生單憑脈診就辨出全身哪個臟腑是否有陰陽虛實之證。

有極少數中醫大夫或為了迎合患者, 或為了炫耀自己的脈診技術, 對來診患者一字不問, 單純脈診之後就對其處方用藥, 結果有些用藥偏離了病情, 使患者對中醫的療效產生了質疑。 更有江湖遊醫之流打著“脈診絕技”的幌子故弄玄虛, 到處行騙, 極大地玷污了中醫脈診的學術本質。 誠然, 在中醫臨證診療中, 脈診無疑是至關重要的診療手段, 中醫大夫單憑脈診就可以對大部分病證進行辨證分型施治。 但是, 如果臨床中僅憑脈診而忽視四診中的其他三診, 這樣的辨證診斷是不科學、不全面的, 甚至有可能出現錯誤的診斷。

“熟讀‘王叔和’, 不如臨證多(此處‘王叔和’意指《脈經》一書)。 一方面, 學習脈診要多臨證,

把《脈經》變成診療實踐指南;另一方面, 脈診也要巧妙靈活地結合其他三診並相互參考印證, 這樣才能作出較為正確和全面的診斷, 並繼之輔以理法方藥。 但是, 脈診技術再高超, 也代替不瞭望、聞、問三診。 掌握中醫脈診技術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再從理性認識到臨床實踐這樣一個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

三、小小寸口難診病

去年9月18日健康報《中醫週刊》版有人撰文:“中醫脈診的三部九候將左右寸、關、尺部的脈象分別代表心、肝、腎和肺、脾、命門等臟腑,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 寸口脈這麼短小之處, 血液流過同一條橈動脈血管, 竟能分別代表不同臟腑的病變, 令人不可思議。 ”這種對祖國醫學最基本的診療技術的誤解,

是因為沒有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審視分析中醫學的緣故。 中醫脈診技術和理論的形成與發展如古人看天象觀雲測雨、總結四季二十四節氣等自然規律一樣, 也是古人經過幾千年各個歷史時期長期的中醫臨證實踐, 經過無數中醫先輩總結、歸納、整理和不斷昇華的一種對疾病診斷方法和規律的高度概括。

《黃帝內經》認為, 寸口脈為全身經脈之大會。 脈之源, 始於胃, 輸布於脾, 灌注於五臟六腑而發揮作用後, 經過全身百脈而歸朝於肺, 其間經受了臟腑病變的影響, 故能將臟腑病變反映於寸口脈上。 而從現代醫學角度解釋, 寸口脈診這一古老的診療方法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被醫學界認為是符合現代醫學生物全息學理論的。

所以, 無論是脈診還是舌診, 都可以對全身疾病進行臟腑或陰陽等方面的辨證論治。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脈診常見的三大認識誤區, 知道這三大認識誤區後大家對中醫脈診是否多一點瞭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