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孕婦常吃魚 逐個細數好處多多

魚肉是人們喜歡吃的水產食品, 它不僅營養豐富, 含大量優質蛋白質, 而且脂肪少, 吃起來細膩嫩滑, 容易消化。 近年研究發現,

女性更適宜多吃魚, 這除了魚肉脂肪少、熱量大, 常吃魚不易發胖外, 吃魚對女性還有以下一些特殊益處。

孕期吃魚有利胎兒健康生長

丹麥科學家研究發現, 那些經常吃魚的孕婦出現早產和生出低體重兒的可能性遠低於平時不吃魚或很少吃魚的孕婦。 他們還發現, 孕期每週吃一次魚, 早產的可能性僅為1.9%, 而從不吃魚的孕婦早產的可能性為7.1%。 研究人員認為, 魚肉富含omega-3脂肪酸, 這種物質可能有防止早產和有效增加新生兒出生時體重的作用。

孕婦常吃魚能減少抑鬱症發生

美國醫生研究發現, 在懷孕的第3個月從海魚中攝取的omega-3越多(指每週吃魚2~3次), 她們在孕期及分娩後出現抑鬱症的可能性越小。 科學家解釋說, omega-3脂肪酸是大腦的關鍵“建築材料”,

食物中如缺乏omega-3, 大腦中一種叫血清素的化學物質也會相應較少, 血清素含量少會引起或加重抑鬱症。 專家建議孕婦可多吃富含omega-3的鮭魚、沙丁魚、鯡魚等, 但別吃含水銀高的鯊魚、劍魚、青花魚。

女性吃魚可防乳癌

有研究稱, 日本、韓國、北歐冰島女性的乳腺癌發生率較低, 這與她們經常食用深海海類有關。 芬蘭研究人員發現, 魚類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和omega-3脂肪酸可抑制癌細胞形成, 阻止癌細胞繁殖。 如果每週吃兩次魚, 可降低乳腺癌的復發率。 研究表明, 魚油對乳腺癌和淋巴癌效果較好。 防癌可常選擇食用沙丁魚、青魚、黃魚等, 墨魚的墨汁也含有獨特的抗癌物質。

女性糖尿病患者吃魚能防止併發症

患有糖尿病的婦女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特別高。 但國外研究證明, 女性糖尿病患者吃魚越多, 在16年內她們發生心臟病的可能性就越小。 觀察還發現, 每週吃魚5次以上的糖尿病人群中, 得心臟病的危險性最小, 與很少吃魚的患者相比, 前者心臟病的發病率能減少64%。

有關專家認為:不管是對糖尿病患者還是非糖尿病患者, 每週至少吃兩次魚是非常合理而有效的。

女性多吃魚能防中風和心血管病

英國研究人員曾對8萬名34~35歲的女性進行跟蹤觀察研究, 14年後發現, 經常吃魚有助於減少女性中風的危險, 如果每週吃魚5次, 婦女中風的發病率可減少52%。 研究認為, 其原因是魚肉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抵消飽和脂肪酸, 降低血脂, 特別是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 這種脂肪酸還能防止血小板凝集, 可起到預防血栓形成、防止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的功效。

少女吃魚可減緩痛經

有專家認為, 痛經是前列腺素分泌所引發的一種現象, 受此症困擾的少女並非個別。

丹麥專家發現, 每天讓有痛經史的少女吃下兩克魚油, 經過3個月之後, 這些少女的痛經症狀得到了改善。 專家認為, 魚油(包括魚類)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對痛經有緩解作用, 痛經少女多攝入這種脂肪酸的方法就是常吃魚, 最好吃深海鮭魚、鮪魚等。

注意:患有肝硬化、結核病、痛風以及出血性疾病(包括血液病)的人不宜吃魚。 另外, 對魚類過敏的孕婦也要慎吃魚, 孕婦最好不要服用魚油, 否則會增加出血幾率。 (圖片來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