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小龍蝦的黃在哪裡 小龍蝦的黃膏可以吃嗎

小龍蝦的黃在哪裡

小龍蝦的黃在頭部, 不過小龍蝦的頭容易遭受污染, 所以網上也有很多消息稱小龍蝦的頭不適合食用, 因此小龍蝦的黃也建議少吃。

小龍蝦頭裡面的黃色物質是蝦黃。 母蝦到成熟期, 頭頸處會含有蝦黃, 所以有蝦黃的蝦子一定是母蝦, 但沒有蝦黃則不一定是公蝦, 母蝦未成熟也看不到蝦黃。 一般人常見蟹黃卻少認識蝦黃, 母蝦在懷卵前蝦頭頸部含有蝦黃, 俗稱“紅頭仔”。 吃龍蝦, 除了蝦肉, 誘人的蝦黃也是很多人的最愛。 龍蝦頭、鰓、腸, 以及很多人最愛吃的蝦黃, 最好剔除, 不要食用。 專家介紹, 小龍蝦的鰓、肝臟、胃等主要臟器集中在頭部, 食物、水流經過和停留都在頭部, 蝦頭部分的重金屬含量往往高於蝦尾, 蝦黃則是龍蝦的性腺, 與肝臟挨一起, 容易遭到污染。 因此, 蝦黃最好少吃。

小龍蝦的環境適應能力確實很強, 能夠在污染嚴重的地方存活下來。

而在水體存在污染的情況下, 生活在其中的魚、蝦、蟹等水產品確實會從中富集污染物, 最典型的包括甲基汞、鎘、多氯聯苯和二惡英等。 而小龍蝦對重金屬的富集能力也高於草魚、鯽魚之類。 這些重金屬和污染物都去了哪裡呢?其中大部分被轉移到了外殼, 隨著不斷生長和脫殼, 這些重金屬毒素也就被移出體外了;另一部分, 則集中在了鰓和內臟中, 而鰓和內臟主要就是在頭部。 蝦身派可以不用擔心了, 尾部的肉裡並無太多重金屬, 引起重金屬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但蝦頭就不建議食用了。

小龍蝦的黃膏可以吃嗎

最好不要吃。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 確實不建議吃蝦的頭部, 除了泥沙難以除淨以外, 還可能有寄生蟲等風險, 而蝦腹部背面的那條黑線是它的腸子, 裡面當然是蝦便便, 烹飪前也應該去掉。 另外, 不要吃醉蝦、蝦刺身等食物, 一些寄生蟲可以蝦為中間宿主, 以肝吸蟲為例, 它的幼體“囊蚴”寄生在蝦的肌肉裡, 人吃了含有囊蚴的蝦就可能染上肝吸蟲病。

一般調味品如醬油、醋殺不死魚蝦體內的囊蚴, 但經過高溫烹煮後就安全了。

一般來說, 龍蝦頭、鰓、腸, 及很多人最愛吃的蝦黃, 可能味道是不錯, 但最好剔除, 不要食用。 小龍蝦的鰓、肝臟、胃等主要臟器集中在頭部, 食物、水流經過和停留都在頭部, 蝦頭部分的重金屬含量往往高於蝦尾, 蝦黃則是龍蝦的性腺, 與肝臟挨一起, 容易遭到污染。 所以, 蝦黃最好少吃, 尤其是在搞不清楚蝦子乾淨與否的情況下, 蝦黃最好不吃。

小龍蝦哪些地方不能吃

1、蝦頭

蝦頭中寄生蟲和病原菌究竟有多少, 你要是用個顯微鏡看看一定會嚇一跳!蝦頭, 直接扔了!能在煮之前把蝦頭剪掉是最好不過了。

2、蝦黃

想讓吃貨放棄蝦黃, 這太難了!但是在你沒法肯定店家的龍蝦是乾淨的還是髒的之時, 放棄吧!蝦黃跟蝦的肝臟很近, 特別容易受到污染, 吃多了肚子疼都算輕的了, 別搞個食物中毒進醫院就謝天謝地了!

3、蝦腸

蝦腸就是咱們熟知的蝦線, 幾乎所有餐館都不會費心思去蝦線,

所以食客們更要當心, 蝦線是重金屬、毒素、髒汙的聚集地, 一定要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