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天凍一凍 健身又防病

保健專題:冬季保健養生全書

此外, 習慣用涼水洗臉、洗手甚至洗澡的人不容易感冒。 我們還能看到這樣一種現象:生活在低溫地帶的人比高溫地帶的人壽命要長。

寒冷並不可怕, 對環境的適應是人類的本能。 大自然不僅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物質, 還蘊藏著使人健康長壽的奧秘。

對寒冷的適應, 醫學上稱為“低溫習服”

也叫“冷習服”, 指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 使人對低溫產生適應性, 從而對機體產生良好的效應。

首先, 物質代謝得到加強, 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高, 糖原儲備增多, 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加快,

這對糖現的治療和預防有獨特的作用。

其次, 在“冷習服”的過程中, 脂肪的分解、吸收、利用等均可得到加強。 實驗證明:冷環境對脂肪肝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 蛋白質代謝在冷環境中得到加強, 隨之, 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功能也得到改善, 從而增強了機體的自控能力。

第四, 在“冷習服”的過程中, 血管彈性增強, 血液流量增多, 從而改善了冠狀動脈的血液供應, 加強了心肌功能, 同時使外周血管反復收縮的程度逐漸減弱、舒張反應加快, 因而凍瘡發病率可明顯降低。 最後, 在“冷習服”的過程中, 耗氧量增加、基礎代謝率提高, 高水準的產熱功能可持續幾個月之久。

低溫養生白領一族健康新概念----高處氣溫低,

所以住在那裡的人壽命長;而低處氣溫偏高, 所以生活在那裡的人的壽命偏短。 我們也發現, 高寒地區多壽星。

“冷習服”的方法很多

例如, 用涼水洗臉或擦身, 從秋到冬進行冷水浴或冷空氣浴, 到自然水域中去游泳, 少穿衣服甚至短衣短褲到室外的冷空氣中去鍛煉。

有人做過試驗, 在11.8攝氏度-13.5攝氏度的環境中每天暴露8小時(穿單衣勞動), 每週6天, 鍛煉一個月後, 耐寒能力可有明顯提高, 表現為顫抖減少或不顫抖, 深部體溫保持恒定。 總之, 方式可多樣, 但必須在運動的條件下進行。 此外, 還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以達到健身祛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