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痛風艾灸什麼穴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經常可以看到有著痛風的人們, 其實痛風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 使得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 它是作用在關節上, 因此屬於關節炎的一種, 也由此可以看出這種疾病對於人體健康的危害有多大了, 這種關節炎讓患者飽受了痛苦, 而對於痛風的治療, 中醫的艾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痛風艾炙什麼穴位。

艾灸什麼穴位" alt=" 痛風艾灸什麼穴位" />

艾灸治療以灸痛點為主,和腫脹的部位。 同時加上中脘,神闕,關元和足三裡,腎俞,腰陽關。 因為我們不僅僅要治療痛點,我們還要用艾灸的方式來恢復體能,來恢復被疾病破壞的正氣,用艾灸來升元陰元陽。 艾灸的主要功能也是驅、補、通、調。 就是驅寒邪,補正氣,通經絡,調整人體元陰元陽。

中醫辨證為濕熱內蘊,脈絡瘀阻。 治療原則是清熱利濕,通經活絡。 治療方法首選受累關節刺血。 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後,以采血針將患部鮮紅或暗紅的瘀絡刺破,瘀血順勢而出,其顏色由暗紅轉為鮮紅後即可加壓止血。 所選瘀絡不必拘泥於一條,可以同時選擇多條。 如果患部沒有明確瘀絡顯現,則在該關節基底部周圍尋找到瘀絡並刺血(刺血的注意事項是預防感染)。

刺血後選用針刺療法,具體用穴為百會穴、神庭穴、曲池穴、合穀穴、神門穴、足三裡穴、太沖穴、豐隆穴、內庭穴、陰陵泉穴以及阿是穴。 毫針瀉法,以期清熱利濕、通經止痛,每日治療一次,5次一個療程。 通常2 ~3次即可直折病勢,安神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