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是怎么做“內臟按摩”
中醫認為“精、氣、神”為人生三寶, 只要氣功運用得法, 就能養精化氣, 練氣化神, 達到精足、氣旺、神全的抗衰老目的。 氣功是傳統中醫藥寶貴遺產的部分, 是古人在長期抗病、抗疲勞、抗衰老斗爭中實踐經驗的總結氣功調攝養生法, 是通過充分發揮練功者的主觀能動性.
以意識、呼吸、按摩和肢體運動等訓練其特點, 以動作姿勢、呼吸、按摩和肢體運動等訓練為其特點, 以動作姿勢、呼吸方式和精神意識的調整為基本內容的養生方法。
氣功的核心是調身、調息、調心, 而調心也稱調神, 是核心的核心。 調身, 即通過軀體姿勢和動作的鍛煉,
調心, 即在擺好一定練功姿勢、調整呼吸方式和意守放松的基礎上, 排除雜念, 意念歸一, 腦進入一特殊的“入靜”狀態, 使腦細胞活動趨向有序化, 大腦得到充分休整, 從而增強皮層和皮層下中樞的協調性, 提高機體的修復和抗病能力。
氣功種類可分動、靜兩類。 “動”是通過節律緩慢并密切配合意念和呼吸的肢體操練姿勢和動作, 加上自我按摩以及腹式呼吸所產生的“內臟按摩”(內動)作用, 以調整和增強全身各個系統的生理功能, 達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靜”是通過意念和呼吸的自我鍛煉, 使練功者進入入靜狀態, 從而調整并增強全身各系統的生理功能。 “動”和“靜”是相對的, “動功”以動為主, 動中有靜;“靜功”以靜為主, 靜中有動。
氣功的流派 氣功的流派大致可分以調節呼吸為主的吐納派, 以調心為主的禪定派, 以肢體動作和自我按摩為主的導引派。 吐納派是以呼吸鍛煉為主的一種流派。
納氣派是以吸氣屏氣為調息方法。 南北朝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說:“正身偃臥, 閉氣不息于心中, 至二百, 乃口吐氣出之。 ”現在一般簡化為“吸-停-呼”法。 吐氣派是以延長呼氣時間為調息方法。
陶弘景創立了“六字訣”, 即在呼氣時按口形發出不同的“呵、噓、呼、(噸字去屯加四)、嘻”6個清音。 現在一般簡化為“呼-停-吸”法。
禪定派這是一種以意念存想為主的氣功流派, 又稱靜坐或坐禪, 要求思想內斂, 凝心意守, 即以靜坐為主的功法。
觀息法包括默念數字為主的“數息法”和用耳朵聽呼吸的“聽息法”。 存想法用意念想象的方法來達到排除雜念而入靜的目的。 存我之神, 想我自身。 存想的事物或對象, 可以是自身內景, 如想象五臟六腑的形狀、顏色或軀體的某一部位, 此即所謂“內視”。
也可存想外景, 如藍天、白云、鮮花、美景。 如果想象有一團熱氣, 從丹田小腹部行至會陰穴, 過尾骶、命門穴(夾脊), 再下至小腹丹田, 如此川流不息, 稱為小周天。
如果這種內氣感應至奇經八脈或十二經脈正經, 就稱為大周天。 導引派這是以氣功動功和自我按摩為主的一種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