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做完艾灸會有什麼反應?

中醫相比較西醫而言在安全性上更可靠, 更容易被人接受, 只不過這麼多年以來中醫的發展腳部有所延緩, 不如西醫發展的迅速。 在高科技的今天, 西醫的弊端凸顯, 中醫治療逐漸成為主流。 而在中醫外治療法當中, 艾灸的歷史比較悠久, 安全性較高, 功能也比較強大。 那麼, 做完艾灸會有什麼反應?

1.有麻感、穴位冒寒氣

灸後膝蓋處有向外冒風感或發麻感;還有艾灸命門穴或肚臍是湧泉穴發涼, 屬風邪外排或寒濕氣外排現象。

2.紅白相間斑點

如果灸後皮膚潮紅不均勻, 潮紅中間夾雜大小不一的淺白色斑點, 有的甚至白色多紅色少!

這是由於局部經脈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提示要繼續進行艾灸治療, 直到灸處溫熱感增強, 灸後皮膚白色斑點消失, 出現均勻的潮紅、汗出為一個療程的充足劑量。

3.皮膚成片潮紅、有水汽

在艾灸過程中, 穴位周圍皮膚還會出現成片的潮紅, 甚至有水汽, 手摸起來有潮潤的感覺(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況下出現這種現象, 艾灸懸灸較少出現這種反應), 這種反應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經相對足夠, 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4.出現皮疹, 發癢

如體內濕氣較重, 灸治過程中面部或身體上會出現小皮疹, 並且發癢, 這是體內濕氣外排的表現。 此種情況可繼續施灸以觀察, 如皮疹自行消退則罷, 不退或加重則可加灸曲池、合穀。

婦科問題嚴重的患者, 施灸時就會在肚臍周圍, 腹股溝處出現這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