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治療後尿道瓣膜的偏方

後尿道瓣膜通常位於前列腺尿道的遠端, 瓣膜為粘膜皺摺形成, 外形像一層很薄的膜。 尿道粘膜皺襞 肥大、粘連或發育異常, 突入尿道腔內, 所致的尿流排出障礙性疾病。

偏方一

生田螺5-10個、蔥白60-90克、麝香少許(也可用冰片代替)、麵粉適量。 先將田螺肉、蔥白搗爛, 加入麵粉製成餅狀, 後加入麝香(或冰片)敷臍中, 藥餅上放一紗布, 用炒熱食鹽乘熱在藥餅上熨20-40分鐘, 小便即能通利。 1次無效, 可重複之。

偏方二

取車前草60克、連須蔥白60克, 搗爛成餅, 敷臍, 用數層新白布覆蓋, 再用熱水袋熱熨。 每天1-2次。

偏方三

取甘遂31克、薏苡仁16克, 研細末, 水調成膏, 敷臍, 數小時後即可排尿。 若不排尿, 30分鐘後再敷。

此病僅發生于男性患兒, 瓣膜通常位於前列腺尿道的遠端, 瓣膜為粘膜皺摺形成, 外形像一層很薄的膜。 排尿時, 瓣膜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