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桂花樹的作用

桂花花開八月, 桂花上是一種香氣四溢的花, 其實桂花還是一種具有多種養生功效的花呢?中醫認為桂花具有治療食欲不振, 治療女性的痛經問題等一些疾病的作用, 可以說桂花的保健功效是相當強的, 因此日常生活中利用到桂花的地方可以說也是相當多的。

當然了這種桂花其實是長在桂花樹上的, 那么桂花樹具有哪些人用呢?桂花樹除了是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樹之外, 還具有哪些養生功效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希望對增加大家對桂花樹的了解能有所幫助。

李時珍的《本草岡木》里有記載:桂花有除臭止痛解喘等多種用途。 桂花性溫味辛, 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 可以化痰散瘀, 對食欲不振、痰飲咳喘、腸風血痢、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 桂枝、桂籽、桂根皆可人藥。 由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甘草配制的桂枝湯, 專治外感風邪、發熱頭痛等癥。

桂根味甘微澀。

桂花樹開花的時候也可以賞花, 早在唐代, 賞桂便是民間一大風俗。 桂花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 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高可達7米, 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 而秋天正是它開放的季節桂花用處可不小, 作為植物, 它可以美化園林;作為食物, 它可以制作糕點;此外, 它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可以泡茶泡酒, 或者直接水煎服, 有一定的除臭、止痛、解喘等作用。

據《本草岡木》醫藥資料記載, 桂花味辛, 性溫, 無毒, 具有化痰散淤功效, 除可泡制桂花酒之外, 又可用來治療痰飲咳喘、口臭。 另外, 桂花開后所結的果實, 稱為桂花子, 可在果實將成熟時采收, 用溫水浸泡后, 曬干即成。 桂花子味甘苦辛, 性溫, 具有暖胃、散寒、止穢作用,

可用于治療肝胃氣痛。

李時珍《本草岡木》有這樣一段: 桂花可治口臭 適用于慢性口腔炎或牙齦炎引起的口臭。 組方:桂花3克, 藿香6克, 佩蘭5克。 用法:上述諸藥加水煎沸2分鐘, 冷卻到藥液變溫或變冷時含漱, 每日3~5次。 作用:清新口氣、潔口腔、除口臭。 桂花可治胃虛寒性疼痛 患者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少華, 胃脘疼痛已久, 多發作于寒冬臘月天氣寒冷時, 熱敷則痛減, 舌質淡紅, 苔白略厚。 這時桂花便能派上用場。 組方:桂花子3克, 公丁香4.5克, 姜黃、香附各6克, 灸甘草10克, 蒼術12克。 用法:上述諸藥(注:公丁香需后下)加水煎成300毫升, 每日分2次溫服。 還可根據證型、癥狀不同適當調整, 如長久疼痛, 可加石見穿、白花蛇舌草各15克, 以防惡變;大便黑如柏油狀,

可加生田七粉9克(分2次吞服), 以止血止痛, 并注意飲食調節。

總得來說桂花的作用是相當大的, 也正是因為桂花具有如此多的養生功效, 因此日常生活中應用到桂花養生的地方可以說也是相當高的, 當然了桂花做為一種可以治療疾病的中藥, 其實日常的應用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 因此如果要應用一桂花的話, 最好可以咨詢一下先關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