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紅藥水與紫藥水的正確使用方法

紅藥水的使用方法

日常用的紅藥水是2%的汞溴紅溶液, 俗稱“二百二”, 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但因其消毒作用較弱, 穿透性及抑菌效果也差,

所以只適用於皮膚或黏膜較小創面的消毒, 皮膚創傷面積較大及較深的傷口不宜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 紅藥水含有金屬汞, 對人體有毒。 為防止過多的汞離子經皮膚進入人體引起中毒, 因此不適宜用作大面積皮膚或較大較深的傷口及口腔內的消毒。 此外, 紅藥水不可與碘酒塗擦同一傷口, 因為碘可與紅藥水中的汞起反應, 生成劇毒的碘化汞, 既失去了殺菌作用, 又會刺激、腐蝕皮膚, 還易引起汞中毒。 少數人對紅藥水會發生過敏反應。

紫藥水的使用方法

一般的紫藥水是1%至2%龍膽紫(甲紫)稀釋溶液, 殺菌力低於碘酒, 高於紅藥水, 對革蘭氏陽性菌有選擇性作用, 尤其是對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念珠菌等有較強的殺滅作用。

它常用來治療皮膚及黏膜的創傷感染, 皮膚濕疹、鵝口瘡、口腔潰瘍、舌炎等和小面積的皮膚燒燙傷也可塗擦。 可消毒防腐, 有較好的殺菌作用, 無刺激性, 且能與粘膜、皮膚表面凝結成保護膜, 起到收斂作用, 防止細菌感染和局部組織液的外滲。

不過當傷口已感染化膿時, 不宜使用紫藥水, 因其具有收斂作用, 會在傷口表面形成一層痂膜, 使壞死組織中的膿液難以排出而向深部擴散, 加重感染。 此外, 紫藥水可使皮膚殘留紫色斑痕, 所以對較大面積的皮膚創傷以不用為好, 以免影響美觀。

看上以上的內容, 大家對紅藥水與紫藥水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瞭解呢, 籠統的來說, 紅藥水適合小面積的創傷, 紫藥水則更適合嚴重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