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醫兜肚法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現代有人用兜肚法治療胃腸疾患, 獲得一定療效。 本法可使藥力緩慢持久地作用手腹部, 並通過腧穴、經絡逐漸滲透入裡, 從而發揮調陰陽、和氣血、通經脈等藥理效應, 達到愈病之目的。

【操作方法】

1.兜肚方藥, 可根據具體病證選用, 一般常選辛溫芳香走竄之品。

2.每月換藥1次, 連兜數月。

【主治病症】

一、胃下垂

兜肚和胃散(中醫雜誌1961;(5):36) 三棱、莪術各15g, 肉桂10g, 陳艾45g, 木香、草果、公丁香各10g, 水仙子15g, 紅花15g, 高良薑12g, 砂仁6g。 上藥共研末, 取1m布折成雙層, 內鋪棉花, 將藥末鋪於棉花中間, 用線縫好, 防止藥末堆積和漏出。 日夜兜在胃脘部,

于胃痛易發季節開始使用, 連用半年或至愈。 每月換藥末1次。 功能疏肝理氣和胃。 主治肝胃不和、胃腸停飲之胃下垂、胃痛。

二、腹瀉

止瀉散(《中國民間療法》) 補骨脂、吳茱萸、煨肉豆蔻、附子、五靈脂、炒蒲黃、罌粟殼各30g, 五味子、白芍各20g, 烏藥6Og。 上藥烘乾, 共為細末。 布1m, 根據患者腹圍大小做成兜狀, 內鋪一層棉花, 將藥粉均勻撒在棉花中間, 用線密縫, 防止藥粉堆積或漏出, 穿在身上, 與腹部皮膚緊貼, 護住臍部及下腹部, 日夜不去, 1~2個月換藥1次, 病癒為度。 功能溫中理氣散寒。 主治慢性虛寒性腹瀉。

【注意事項】

夏季氣溫偏高, 體表汗孔開泄, 易於出汗, 應注意勤換藥物, 防止腐蝕皮膚, 誘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