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

益壽延年太極拳

拳除沉屙去痼疾, 掌擊瘟神添神奕。

欲問回生絕妙處, 勸君日日運太極。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的健身拳術之一。 由於其動作舒展輕柔, 動中有靜, 圓活連貫, 外可活動筋骨, 內可流通氣血, 協調臟腑, 故不但用於技擊、防身, 而且更廣泛地用於健身防病, 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傳統養生法。

以“太極”為名, 是取我國古代《易經》“易有太極, 是生兩儀”之說, 采太極圖之圓柔連貫、陰陽合抱之勢為運動綱領, 有輕鬆、自然、舒展、柔和的特點, 採用內功與外功相結合, 使呼吸吐納、神意內守與形體運動三者和諧統一,

動作和緩而又連綿不斷, 好似行雲流水, 如環無端。 從而使經絡疏通, 氣血流暢, 遍達周身, 充分體現“太極”本意, 激發協調人體自身的陰陽氣血, 使內氣發于丹田, 並複歸於丹田, 丹田氣充, 腎精內藏, 神氣內斂。 太極拳所以能防治疾病, 健身益壽, 道理即在於此。

太極拳近年來之所以在國內外熱度不減, 就是因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 對神經衰弱、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氣管炎、潰瘍病等多種慢性病都有一定預防和治療作用。 不僅如此, 太極拳對於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整體素質也有很好的效果。 可以說太極拳是身心兼修的高級優雅的文化活動和健身運動, 如此一舉兩得之美事, 何樂而不為呢?

太極拳的鍛煉要領可歸納為“十要”:一要立身中正,

二要舒神定心, 三要以意導動, 四要氣沉丹田, 五要動作和緩, 六要速度均勻, 七要內(神)外(形)相合, 八要上下相隨, 九要連貫圓活, 十要呼吸自然。

對人體各部位姿勢, 太極拳有如下要求:頭要保持“虛領頂勁”, 有上懸意念, 不可歪斜搖擺, 眼要自然平視, 嘴要輕閉, 舌抵上顎;頸要自然豎直, 轉動靈活, 不可緊張;肩要平正松沉, 不可上聳、前扣或後張;肘要自然彎曲沉墜, 防止僵直或上揚;腕要下沉“塌腕”, 勁力貫注, 不可鬆軟;胸要舒松微含, 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背要舒展伸拔, 不可弓駝;腰要向下松沉, 旋轉靈活, 不可前弓或後挺;脊要中正豎直, 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要向內微斂, 不可外突;胯要松正含縮, 使勁力貫注下肢,

不可歪扭、前挺;腿要穩健扎實, 彎曲合度, 轉旋輕靈, 移動平穩, 膝部松活自然, 腳掌虛實分清。 當然完全做到這些也非一時一日之功, 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方可達到。

練太極拳應選擇公園、廣場、樹林、花園等環境安靜而幽美、空氣清新而曠達的場所。 練習時還要根據個人體質, 循序漸進。 開始練時可先分段練, 漸漸打完整套拳路, 當身體不適時, 應酌情暫停。 飽食及醉酒之後, 也不可立即練習。